| 1人回答 | 27次阅读
新生儿用嘴呼吸可能影响面部发育和呼吸功能,多数情况与鼻塞、腺样体肥大等因素有关。
1. 鼻塞新生儿鼻腔狭窄,分泌物或轻微感冒可能导致鼻塞,家长需及时清理鼻腔,保持湿润环境。
2. 腺样体肥大腺样体过度增大会阻塞鼻咽部,表现为夜间打鼾、张口呼吸,需耳鼻喉科评估是否需药物干预。
3. 先天畸形如后鼻孔闭锁等结构异常会导致持续性口呼吸,需影像学检查确诊,部分病例需手术矫正。
4. 习惯性口呼吸长期用嘴呼吸可能改变颌面骨骼发育,建议家长通过哺乳姿势调整引导鼻腔呼吸模式。
发现新生儿持续口呼吸应尽早就医,避免影响牙齿排列和血氧饱和度,哺乳后竖抱拍嗝有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
小儿疱疹性口炎或手足口病引起的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补液支持、抗病毒药物、对症退热等方式治疗。疱疹病毒感染多由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等引起,常伴随口腔溃疡、皮疹等症状。
1、物理降温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患儿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避免酒精擦浴。保持室温25℃左右,减少衣物包裹,有助于散热。
2、补液支持家长需少量多次喂食温水、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可给予常温流质饮食如米汤、稀释果汁,避免酸性食物刺激口腔疱疹。
3、抗病毒治疗重症患儿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颗粒、更昔洛韦口服液等抗病毒药物。疱疹性口炎可能与免疫低下有关,通常表现为高热持续、进食困难。
4、对症退热体温超过38.5℃时建议家长按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退热药。手足口病多由肠道病毒引起,常伴随手掌足底皮疹。
患病期间注意隔离消毒,患儿餐具玩具需煮沸处理。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或肢体抖动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