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手足口接触后几天就发病明显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手足口接触后几天就发病明显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手足口病接触后通常3-7天发病,症状明显。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及手足部皮疹,具有较强传染性。

手足口病潜伏期多数为3-7天,发病初期可能出现低热、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随后1-2天内口腔黏膜出现疼痛性疱疹,手足臀部出现红色斑丘疹或水疱。皮疹通常不痒,但口腔疱疹可能导致进食困难。部分患者伴随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该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病毒可存在于患者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及疱疹液中。

极少数情况下,手足口病可能在接触后2天内快速发病,多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这类患者症状往往更严重,可能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肢体无力等表现,需警惕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若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肢体抖动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需加强个人防护,接触患者后应密切观察1周。家长需注意儿童手部卫生,对玩具、餐具等物品定期消毒。患病期间宜进食温凉流质食物,避免刺激性饮食。若出现持续高热、呕吐、嗜睡等症状,应及时到儿科或感染科就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超敏c反应蛋白什么意思

超敏C反应蛋白是血液中一种敏感性更高的炎症标志物,主要用于检测低水平炎症反应或心血管疾病风险。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潜在问题。

超敏C反应蛋白由肝脏合成,其浓度升高与机体炎症反应程度相关。普通C反应蛋白检测的灵敏度较低,难以捕捉轻微炎症变化,而超敏C反应蛋白可检测到更低浓度的蛋白水平。当血管内皮受损或存在慢性炎症时,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可能升高。细菌感染、病毒感染、风湿性疾病、创伤或手术后也可能导致该指标异常。超敏C反应蛋白持续偏高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概率,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评估。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控制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日常应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比例。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每周建议进行多次中等强度运动。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加重炎症反应,应尽早戒除。超敏C反应蛋白异常者需定期监测指标变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完善冠状动脉造影等进一步检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