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普通外科

胆囊增大胆总管扩张出现黄疸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胆囊增大胆总管扩张出现黄疸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涛
李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胆囊增大伴胆总管扩张及黄疸可能由胆总管结石、胆管炎、胆管肿瘤、胰腺疾病、先天性胆管异常等原因引起,需通过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测等方式确诊。黄疸通常与胆汁排泄受阻有关,可能伴随皮肤瘙痒、陶土色粪便等症状。

1. 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是胆汁成分沉积形成的固体物质,可阻塞胆管导致胆汁淤积。典型症状包括右上腹绞痛、发热寒战,严重时可引发化脓性胆管炎。确诊需依赖超声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治疗可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药物可选熊去氧胆酸胶囊、消炎利胆片等。

2. 胆管炎

细菌感染引起的胆管炎症反应,常与结石、狭窄等梗阻因素并存。临床表现除黄疸外还可出现弛张热、肝区叩击痛,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急性化脓性胆管炎需紧急解除梗阻,抗生素可选择头孢哌酮舒巴坦、甲硝唑注射液等。

3. 胆管肿瘤

胆管细胞癌或壶腹部肿瘤可压迫胆管造成机械性梗阻,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无痛性黄疸,可伴有体重下降。诊断依靠增强CT或超声内镜,早期病例可行根治性切除术,晚期可考虑胆管支架置入缓解症状。

4. 胰腺疾病

胰头癌或慢性胰腺炎可能压迫远端胆总管,除黄疸外常有腰背部放射痛、脂肪泻等表现。肿瘤标志物CA19-9检测和腹部增强CT有助鉴别,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姑息性引流。

5. 先天性胆管异常

先天性胆管囊肿或Caroli病等结构异常可导致胆汁引流不畅,儿童期即可出现间歇性黄疸。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能清晰显示胆管形态,治疗以手术重建胆道引流为主,合并感染时需配合抗生素治疗。

出现胆囊增大伴胆总管扩张及黄疸时,建议立即就医完善肝功能、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检查。日常需保持低脂饮食,避免酒精摄入,定期监测腹部超声。术后患者应注意切口护理,遵医嘱服用利胆药物,出现发热、腹痛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复诊。长期黄疸患者需补充脂溶性维生素,预防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核磁共振检查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核磁共振检查前需要禁食、去除金属物品、告知医生病史和药物使用情况。准备工作包括穿着无金属衣物、保持放松心态、提前了解检查流程。核磁共振检查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强磁场和射频脉冲生成人体内部结构的详细图像。为了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检查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1. 禁食:部分核磁共振检查需要禁食,尤其是涉及腹部或盆腔的检查,通常要求检查前4-6小时不进食,以防止食物影响图像质量。2. 去除金属物品:核磁共振检查中强磁场会吸引金属物品,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因此需要去除所有金属饰品、手表、手机、钥匙等,穿着无金属的衣物。3. 告知医生病史和药物使用情况:检查前需详细告知医生既往病史、手术史、过敏史以及当前服用的药物,特别是含有金属成分的药物或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等,这些可能影响检查的安全性。4. 穿着无金属衣物:建议穿着医院提供的无金属衣物,或自备无金属扣、拉链的宽松衣物,以确保检查顺利进行。5. 保持放松心态:核磁共振检查过程中需要保持静止,噪音较大,建议提前了解检查流程,保持放松心态,必要时可佩戴耳塞或耳机以减少噪音干扰。6. 提前了解检查流程:检查前可向医生或技术人员了解检查的具体步骤、所需时间以及注意事项,以便更好地配合检查。核磁共振检查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检查顺利进行和结果准确的关键,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可以有效提高检查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