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风湿免疫科

中医治疗类风湿效果怎么样

|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中医治疗类风湿效果怎么样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强
王强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中医治疗类风湿可以缓解症状并改善关节功能,但无法根治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属于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治疗主要通过中药内服、针灸、推拿、艾灸、拔罐等方式综合干预,需长期坚持并与现代医学治疗相结合。

1、中药内服

中医辨证施治常用雷公藤多苷片、白芍总苷胶囊、痹祺胶囊等中成药。雷公藤多苷片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作用,适用于湿热痹阻证;白芍总苷胶囊能缓解关节肿痛,适合肝肾不足型患者;痹祺胶囊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有效。中药需根据个体证型调整配伍,可能出现胃肠不适等副作用。

2、针灸疗法

选取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进行电针或温针治疗,通过调节经络气血缓解关节僵硬和疼痛。针灸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抑制炎性因子释放,每周需治疗2-3次,对早期关节活动受限效果较明显,但严重骨质疏松者需避免关节附近深刺。

3、推拿手法

采用滚法、揉法等松解关节周围肌肉痉挛,配合屈伸被动活动改善腕、膝关节功能。推拿可增加滑液分泌,减轻晨僵症状,急性发作期需轻柔操作避免加重炎症。建议由专业医师操作,配合热敷效果更佳。

4、艾灸治疗

用艾条熏灸肾俞、命门等穴位温阳散寒,适用于畏冷明显的寒湿型患者。艾灸产生的温热效应能扩张毛细血管,缓解肌肉挛缩,但皮肤敏感者可能出现灼伤或过敏,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慎用。

5、拔罐疗法

在背部膀胱经走罐或留罐可祛除体内湿邪,改善免疫功能。拔罐形成的负压能促进局部代谢,减轻肩背酸痛,但血小板减少或皮肤破损者禁用,治疗后需注意保暖避免风寒侵袭。

中医治疗类风湿需持续3-6个月才能显现效果,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建议患者避免关节受凉,适量进行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饮食上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可配合薏苡仁、山药等健脾祛湿药膳调理。急性发作期仍需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症状,出现关节畸形时需考虑外科手术干预。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强直性脊柱炎的生物制剂多少钱?

强直性脊柱炎的生物制剂一般需要5000-15000元,具体费用可能与药物种类、疗程周期、地区经济水平等因素有关。

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生物制剂主要包括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白细胞介素抑制剂等类型,不同药物的价格差异较大。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单支价格通常在1000-3000元,每月需使用2-4支,年费用约2-8万元。白细胞介素抑制剂单支价格较高,约5000-8000元,每月使用1-2支,年费用约6-15万元。部分药物需联合使用,费用可能进一步增加。生物制剂通常需长期维持治疗,初期负荷剂量阶段费用较高,后续维持期费用可能降低。药物价格受医保政策影响,部分地区将部分生物制剂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可显著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不同城市药品采购价格存在差异,一线城市部分药物价格可能略高于二三线城市。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使用生物制剂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血常规等指标,避免感染风险。日常可配合低强度运动如游泳、瑜伽帮助维持关节活动度,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建议在风湿免疫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疗效和耐受性调整用药。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