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小儿阑尾炎外科补液需注意液体种类选择、补液速度控制、电解质平衡监测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评估。补液治疗需结合患儿年龄、体重及脱水程度调整。
1、液体种类首选平衡盐溶液或生理盐水,避免使用高渗溶液。合并呕吐或腹泻时可补充含钾溶液,但需监测血钾水平。
2、补液速度初始补液速度按10-20ml/kg/h计算,休克患儿可短暂加快。术后24小时需逐步减速至维持量,防止心肺负荷过重。
3、电解质监测每4-6小时检测血钠、血钾及酸碱指标。家长需配合医护人员记录尿量,异常尿量提示需调整补液方案。
4、胃肠评估术后肠鸣音恢复前限制口服摄入。家长需观察腹胀、呕吐情况,医生将根据排气排便恢复进度调整补液策略。
补液期间建议家长保持患儿安静卧位,定期协助翻身。医护人员会通过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皮肤弹性等指标动态评估补液效果。
胃病恶心想吐可通过调整饮食、穴位按摩、药物治疗、心理调节等方式缓解。恶心想吐可能与饮食不当、胃炎、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进食后保持坐姿,避免立即平卧。
2、穴位按摩按压内关穴、足三里穴有助于缓解恶心症状,每次按压持续几分钟,可重复进行。按摩时保持呼吸平稳。
3、药物治疗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抑酸药如奥美拉唑可遵医嘱使用。药物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
4、心理调节焦虑紧张可能加重症状,可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放松。长期应激状态需寻求专业心理疏导。
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完善胃镜检查明确病因。日常注意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