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脑小中风症状主要包括短暂性肢体无力、言语含糊、单侧视力模糊、突发头晕等。症状发展通常表现为早期短暂发作、进展期反复出现、终末期可能演变为完全性中风。
1、短暂性肢体无力单侧上肢或下肢突然乏力,持物不稳或行走拖沓,通常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可能与脑血管短暂性缺血有关。
2、言语含糊突发吐字不清或理解障碍,表现为言语含混或答非所问,提示大脑语言中枢供血不足。
3、单侧视力模糊单眼突发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呈一过性黑蒙,由视网膜动脉短暂缺血导致。
4、突发头晕伴随行走不稳的眩晕感,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常因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异常引发。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并规律监测血压血糖。
脑梗死可通过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神经保护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脑梗死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血液高凝状态等原因引起。
1、溶栓治疗发病4.5小时内可静脉注射阿替普酶,超过时间窗可采用尿激酶溶栓,需配合头颅CT排除出血风险。溶栓后可能出现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症状。
2、抗血小板治疗急性期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扩展,氯吡格雷用于非心源性栓塞患者,替格瑞洛适用于阿司匹林不耐受者。长期用药需监测消化道出血风险。
3、神经保护治疗依达拉奉可清除自由基减轻脑水肿,丁苯酞软胶囊改善微循环,胞磷胆碱钠促进神经修复。药物治疗需结合血压血糖管理。
4、康复训练发病后48小时开始床边关节活动度训练,2周后进行平衡站立练习,3个月黄金期内加强步行功能锻炼。吞咽障碍患者需进行口颜面操训练。
发病后需低盐低脂饮食,控制每日钠摄入低于5克,每周进行3次30分钟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