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牙洞内长肉多数是牙龈增生或息肉,癌变概率极低。常见原因包括慢性刺激、龋齿感染、牙髓息肉或牙龈瘤,需通过口腔检查明确性质。
1、慢性刺激长期食物嵌塞或不良修复体摩擦可导致肉芽组织增生,表现为柔软红色肿物。去除刺激源后多自行消退,必要时可手术切除。
2、龋齿感染深龋引发牙髓炎时可能出现牙髓息肉,伴随自发痛或冷热敏感。需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配合使用甲硝唑、阿莫西林、布洛芬等药物控制炎症。
3、牙周病变牙龈瘤常见于牙周炎患者,与菌斑堆积有关,表现为暗红色肿块易出血。需进行牙周基础治疗,严重者需手术切除并送病理检查。
4、罕见肿瘤纤维瘤或鳞状细胞癌等占极少数,表现为快速生长、质地坚硬或溃疡。确诊需依靠活检,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和放化疗。
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每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两次,发现肿物增大或出血应及时复查口腔颌面外科。
乳腺癌多数情况下可以治愈,治疗效果与分期、分子分型、治疗方案等因素有关,早期患者治愈率较高。
1、分期影响原位癌和I期患者5年生存率超过90%,局部晚期需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2、分子分型Luminal型对内分泌治疗敏感,HER2阳性型适合靶向治疗,三阴性型预后相对较差。
3、治疗方式手术切除是主要手段,保乳手术需配合放疗,晚期患者可采用CDK4/6抑制剂等新型药物。
4、个体差异年龄、基础疾病、基因突变等因素会影响疗效,BRCA突变患者需考虑PARP抑制剂治疗。
建议定期进行乳腺超声和钼靶检查,保持均衡饮食并遵医嘱规范治疗,治疗后需长期随访监测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