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2次阅读
胃不好拉稀可能由饮食不当、腹部受凉、胃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腹部保暖、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饮食不当进食生冷、辛辣或变质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腹泻。建议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食物,避免刺激性饮食。
2、腹部受凉寒冷刺激可能引发肠道蠕动加快,出现腹泻症状。可用热水袋热敷腹部,注意增添衣物保暖。
3、胃肠炎可能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常伴有腹痛、恶心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诺氟沙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药物。
4、肠易激综合征可能与精神压力、肠道菌群失调有关,表现为反复腹泻或便秘。可遵医嘱使用匹维溴铵、洛哌丁胺、复方谷氨酰胺等药物。
日常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检查。
胃口很好但不排便可能由饮食结构不合理、水分摄入不足、肠道蠕动功能减弱、肠梗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改善。
1、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蛋白低纤维饮食会导致粪便体积不足。建议增加芹菜、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过量摄入肉类和精制碳水。
2、水分摄入不足每日饮水量少于1500毫升会使粪便干结。除直接饮水外,可食用西瓜、黄瓜等高水分食物,必要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等渗透性泻药。
3、肠道蠕动减弱可能与久坐不动、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表现为腹胀、排便费力。可进行腹部按摩,使用莫沙必利等促胃肠动力药,严重者需排查甲减。
4、机械性肠梗阻由肿瘤、肠粘连等导致,伴随呕吐、腹痛等症状。需禁食并就医,通过胃肠减压、开腹手术等方式解除梗阻。
日常可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养成定时排便习惯,若超过3天未排便或出现剧烈腹痛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