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报告:慢性萎缩性胃炎,到底严不严重?几步教你判断!

拿到胃镜报告单上“慢性萎缩性胃炎”几个字,很多人心里直打鼓——这病到底严不严重?会不会癌变?先别急着百度吓自己,其实这个诊断就像天气预报里的“多云转阴”,关键要看具体指标和后续养护。
一、看懂报告单上的关键信息
1、萎缩程度分级
报告单通常会标注轻、中、重度萎缩。轻度就像墙皮轻微脱落,胃黏膜还能正常工作;中度相当于墙面斑驳;重度则提示胃黏膜功能明显减退。
2、是否伴随肠化生
这是胃黏膜细胞“变形”的表现,分完全型和不完全型。不完全型肠化生需要更密切随访,但也不必过度恐慌。
3、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这个“胃部捣蛋鬼”的存在会加速病情发展,报告单上若显示阳性,建议及时根除治疗。
二、日常症状自测法
1、饭后不适程度
偶尔饭后腹胀属于正常,但持续性的早饱感、胃部隐痛,特别是夜间加重的疼痛要警惕。
2、食欲变化观察
突然对肉类产生厌恶感,或是体重不明原因下降,都可能是病情进展的信号。
3、贫血相关症状
长期胃酸分泌不足会影响铁和维生素B12吸收,出现头晕、乏力、指甲变脆等症状要注意。
三、科学应对三步走
1、定期胃镜复查
轻度萎缩建议2-3年复查,中重度每年复查。记住要保存每次检查报告方便对比。
2、调整饮食结构
少吃腌制、烧烤类食物,增加新鲜蔬果。吃饭时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刺激胃黏膜。
3、建立养护习惯
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饭后散步15分钟比立即躺卧更有利消化。
四、需要警惕的危险信号
1、持续加重的上腹痛
特别是疼痛规律改变,从间歇性变成持续性疼痛。
2、反复黑便或呕血
这可能是胃黏膜损伤加重的表现。
3、短时间内体重骤降
一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5%就要引起重视。
其实多数慢性萎缩性胃炎进展缓慢,就像老房子需要定期维护。有位患者确诊后坚持每年复查,调整饮食习惯,二十年病情都没有明显进展。记住胃病“三分治七分养”,与其纠结严不严重,不如从现在开始好好对待你的胃。下次复查时带上这份养护日记,医生都会为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