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头条资讯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血糖高,主食少吃为好?医生:错!已有人血糖“失控”,尽早纠正

医言小筑 发布时间:2025-09-12 10:46 542次浏览
关键词:主食

血糖高的人到底能不能吃主食?这个问题困扰着无数糖友。很多人一查出高血糖,第一反应就是“戒掉米饭馒头”,结果反而出现头晕乏力、血糖波动更大的情况。其实,科学控糖的关键不在于“不吃”,而在于“会吃”。

一、主食不是洪水猛兽

1、大脑的唯一能量来源

葡萄糖是大脑唯一能直接利用的能量,完全不吃主食会导致反应迟钝、情绪低落。长期缺乏碳水化合物,身体会分解蛋白质供能,反而加重代谢负担。

2、血糖波动的隐形推手

突然断掉主食容易引发低血糖,身体应激反应会促使血糖反弹性升高。这种过山车式的波动,比平稳的偏高危害更大。

二、聪明吃主食的4个诀窍

1、选对种类很重要

糙米、燕麦、荞麦等全谷物升糖指数较低,搭配杂豆类效果更好。避免精白米面,加工越精细的主食升糖越快。

2、控制总量有技巧

每餐主食量控制在拳头大小,大约50-75克生重。可以用分餐盘,把主食放在1/4的区域。

3、注意进食顺序

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最后吃主食。这样能延缓葡萄糖吸收,餐后血糖更平稳。

4、巧妙搭配蛋白质

主食搭配鸡蛋、瘦肉或豆制品,能显著降低整体升糖指数。比如米饭配蒸鱼,就比单吃米饭好得多。

三、这些误区要避开

1、完全不吃主食

有位糖友三个月不吃主食,结果出现酮症酸中毒送医。极端节食可能危及生命。

2、用水果代替主食

水果中的果糖同样会影响血糖,且缺乏主食中的B族维生素,可能引发神经炎。

3、迷信无糖食品

很多无糖点心用油脂替代糖分,热量反而更高。要注意看营养成分表。

4、只关注空腹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同样重要,建议定期做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四、个性化调整方案

1、根据劳动强度调整

体力劳动者可以适当增加主食量,办公室人群则要相应减少。

2、关注用药情况

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要确保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稳定,避免低血糖风险。

3、动态监测反应

同样的食物,不同人血糖反应可能差异很大。建议用血糖仪监测个体反应。

记住控糖不是苦行僧式的自我惩罚,而是要学会与食物和谐共处。与其战战兢兢地计算每一口米饭,不如掌握科学的饮食方法。从今天开始,试着把“不能吃”的焦虑,转化为“怎么吃”的智慧吧!

相关推荐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