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骨折后的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

急救知识编辑 医学科普人
33次浏览

关键词: #骨折 #小腿

小腿骨折后的康复训练方法主要有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渐进性负重训练、平衡协调训练、功能性活动训练。

1、肌肉训练:

骨折固定初期即可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通过自主收缩骨折远端肌肉群维持肌力,防止肌肉萎缩。具体可进行踝泵运动,即足背屈与跖屈交替收缩小腿三头肌,每组15-20次,每日3-4组。此阶段需避免肢体旋转或侧向用力。

2、关节训练:

拆除外固定后逐步开展踝关节和膝关节活动度训练。使用毛巾辅助牵拉跟腱改善背屈功能,坐位屈膝滑动训练恢复膝关节屈曲角度。训练强度以轻微疼痛为限,每次维持终端角度10-15秒,每日重复10-15次。

3、负重训练:

根据影像学愈合情况分阶段增加负重。初期采用双拐三点步态部分负重,逐渐过渡到单拐两点步态。6-8周后可尝试去拐站立,通过体重秤监控逐步增加至全负重。训练前后需冰敷15分钟控制肿胀。

4、平衡训练:

通过单腿站立、平衡垫训练等恢复本体感觉。初期可扶墙维持20-30秒,逐步增加闭眼站立、不稳定平面训练等难度。建议每日2次,每次3组,组间休息1分钟。训练中出现关节不稳感应立即停止。

5、功能训练:

后期加入上下台阶、提踵、慢跑等复合动作。台阶高度从10厘米逐步增加,提踵训练需控制离心收缩速度。功能性训练应模拟日常生活动作,如跨越障碍物、转向行走等,每周3次,每次20-30分钟。

康复期间需保证每日摄入1.2-1.5克/公斤体重的优质蛋白质,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可选择游泳、骑固定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作为辅助训练。睡眠时抬高患肢15-20厘米促进静脉回流。定期复查X线片评估骨痂生长情况,出现异常疼痛或肿胀需暂停训练并及时就医。康复进程需严格遵循骨科医生和康复治疗师的个性化方案,避免过早负重导致内固定失效或再骨折。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