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骨质疏松有哪些表现 了解骨质疏松症的5个表现

骨质疏松症主要表现为骨痛、身高缩短、驼背畸形、易发骨折及活动能力下降。骨质疏松症的表现主要有骨量减少导致的隐痛、椎体压缩引发的体态改变、轻微外力诱发的脆性骨折、关节功能受限以及日常活动耐力降低。
骨质疏松早期常见腰背部弥漫性隐痛,疼痛在久站或负重时加重,卧床休息可缓解。这种疼痛源于骨小梁微骨折和骨膜刺激,常见于脊柱、骨盆等承重部位。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持续性钝痛,严重时影响睡眠质量。
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脊柱缩短,患者身高可降低3-6厘米。多节椎体楔形变会形成"阶梯样"畸形,测量发现裤长变长、肋骨与骨盆间距缩小是典型特征。这种改变通常呈渐进性发展,可能伴有胸廓变形影响呼吸功能。
胸腰椎交接处后凸形成"驼背",医学称为脊柱后凸畸形。椎体前缘压缩骨折导致脊柱生物力学改变,严重时可见"龟背征"。这种畸形会改变重心位置,增加跌倒风险,同时可能压迫腹腔脏器引起腹胀等症状。
轻微外力如咳嗽、弯腰拾物即可引发骨折,常见部位包括桡骨远端、股骨颈和椎体。骨折发生时疼痛剧烈,可能出现患肢畸形或功能障碍。髋部骨折后一年内死亡率高达20%,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并发症。
因疼痛和骨骼强度下降导致日常活动减少,表现为爬楼困难、起身费力、步行速度减慢。患者常出现肌力减退和平衡能力下降,形成"活动减少-骨量流失"的恶性循环。严重者可能丧失独立生活能力。
骨质疏松患者需保证每日1000-1200毫克钙摄入,优选乳制品、豆制品及深绿色蔬菜。规律进行负重运动如快走、太极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避免吸烟酗酒,减少咖啡因摄入。居家环境应做好防滑处理,使用辅助器具预防跌倒。建议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合并疼痛时可尝试热敷等物理疗法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