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营养不良的后果有哪些

严重营养不良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器官功能受损、认知功能障碍及代谢紊乱等后果。营养不良通常由长期饮食不均衡、消化吸收障碍、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因素引起,需通过营养干预和病因治疗改善。
儿童青少年长期营养不良会直接影响骨骼和肌肉发育,表现为身高体重低于同龄标准。蛋白质能量不足时,成骨细胞活性降低,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可能导致侏儒症。此类情况需调整膳食结构,增加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的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赖氨酸维B12颗粒等营养补充剂。
维生素A、锌等微量营养素缺乏会削弱黏膜屏障功能,导致淋巴细胞增殖受限。患者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疾病,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延缓。建议通过动物肝脏、深色蔬菜补充维生素A,配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药物改善免疫状态。
心脏肌肉因蛋白质缺乏出现萎缩时,可能引发心输出量减少和心律失常。肝脏脂肪变性会影响解毒功能,表现为转氨酶升高。这种情况需住院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使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等治疗,同时监测电解质平衡。
脑细胞发育需足量必需脂肪酸和B族维生素,缺乏时可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孕妇营养不良可能造成胎儿神经管畸形。建议补充核桃、深海鱼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长期热量摄入不足会导致基础代谢率降低,出现低血糖、低体温等症状。电解质失衡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甚至昏迷。需逐步增加热量供给,通过口服补液盐调节水电解质,重度患者需静脉补充葡萄糖和维生素C注射液。
营养不良患者应定期监测体重、血红蛋白等指标,饮食遵循少量多餐原则,优先选择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食物。合并慢性疾病者需同步治疗原发病,避免盲目节食。儿童、孕妇及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时,建议尽早就医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和个性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