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骨折后打石膏怎样护理

关键词: #骨折
关键词: #骨折
小孩骨折后打石膏护理需注意保持石膏干燥清洁、观察肢体血运、避免抓挠皮肤、防止石膏变形、定期复查。石膏固定是骨折治疗的重要手段,正确的护理有助于恢复并减少并发症。
石膏遇水会软化失去固定作用,洗澡时可用防水套包裹,不慎浸湿后需及时就医更换。日常避免接触水渍,潮湿环境可用电吹风冷风档轻吹石膏表面,但禁止用热风防止烫伤。南方梅雨季节可开空调除湿,保持室内干燥。
家长需每日检查石膏远端手指或脚趾,观察皮肤颜色是否红润、按压后毛细血管回流是否迅速。若出现青紫、肿胀、麻木或剧烈疼痛,可能提示血液循环障碍,需立即松解石膏绷带并就医。夜间睡眠时可用枕头垫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
石膏边缘可能摩擦皮肤产生瘙痒,禁止用尖锐物伸入抓挠,可用医用棉签蘸取炉甘石洗剂轻涂瘙痒处。发现皮肤发红溃烂时,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为儿童修剪指甲防止无意识抓伤,纯棉衣物减少静电刺激。
避免石膏受到撞击或重压,坐卧时用软垫支撑。上肢骨折患儿需佩戴吊带,防止石膏因重力下垂断裂。下肢石膏行走时须配合医用行走靴,禁止直接踩踏硬物。发现石膏开裂、松动或异常气味时,需48小时内返院处理。
固定期间需在医生指导下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如手指屈伸、脚踝绕环等预防肌肉萎缩。拆除石膏后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初期可配合温热盐水浸泡缓解僵硬。营养方面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适量食用牛奶、豆腐、深绿色蔬菜等。
护理期间每日记录肿胀变化和疼痛程度,2-3天门诊复查调整石膏松紧度。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活动。心理上多给予鼓励,通过绘画、讲故事等方式转移对不适感的注意力。若出现持续发热或石膏内渗液,需警惕感染并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