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损伤是什么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0次浏览

心肌损伤是指心肌细胞因缺血、缺氧、炎症或机械性损伤导致的结构或功能异常,可能表现为心肌酶升高、心电图改变或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心肌损伤的常见原因主要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炎、心脏手术创伤、药物毒性以及严重感染等。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损伤最常见的原因,由于血管壁脂质沉积形成斑块,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引发心肌缺血甚至坏死。典型症状包括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气短和出汗。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或硝酸甘油片缓解心绞痛,严重者可能需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2、心肌炎

心肌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如柯萨奇病毒,可导致心肌细胞水肿坏死。患者可能出现心悸、乏力或低热。治疗需卧床休息,遵医嘱使用辅酶Q10胶囊改善能量代谢,或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营养心肌,重症需免疫抑制剂如醋酸泼尼松片控制炎症反应。

3、心脏手术创伤

心脏外科手术如瓣膜置换、冠状动脉搭桥过程中可能因机械操作直接损伤心肌,术后可见肌钙蛋白水平升高。需监测心电图变化,必要时使用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改善心功能,术后康复期可配合曲美他嗪片优化心肌能量供应。

4、药物毒性

某些化疗药物如阿霉素、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等可能通过氧化应激损伤心肌细胞。早期表现为心电图QT间期延长,需定期监测心功能,预防性使用右丙亚胺注射液保护心肌,或辅以门冬氨酸钾镁片纠正电解质紊乱。

5、严重感染

脓毒症等全身感染时,炎症因子风暴可导致心肌抑制,表现为心脏射血分数下降。治疗需控制感染源,静脉输注多巴酚丁胺注射液维持血压,同时使用注射用乌司他丁调节炎症反应,并补充维生素B1注射液预防代谢性心肌病。

心肌损伤患者应严格戒烟限酒,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荷。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有氧活动,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和心肌酶谱,若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下肢水肿需立即就诊。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将血压维持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