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的肉里长了结石

牙龈的肉里长了结石通常是指龈下结石,属于牙周疾病的常见表现,可能与牙菌斑堆积、口腔卫生不良等因素有关。龈下结石需要通过专业洁治清除,日常刷牙无法去除。
龈下结石主要由牙菌斑矿化形成。当口腔清洁不彻底时,食物残渣与唾液中的矿物质在牙龈沟内沉积,逐渐钙化形成坚硬结石。长期吸烟、牙齿排列不齐、唾液成分异常等因素会加速这一过程。结石表面粗糙易吸附更多菌斑,形成恶性循环。
龈下结石常伴随牙龈出血、红肿、口臭等症状。结石刺激会导致牙龈萎缩、牙周袋形成,严重时出现牙齿松动。部分患者可能对冷热敏感,咀嚼时出现钝痛。结石压迫牙龈可能造成局部溃疡,增加细菌感染风险。
龈下刮治术是清除龈下结石的标准方法,使用超声洁牙机或手工刮治器深入龈沟去除结石。对于深部结石可能需配合牙周翻瓣手术。治疗后需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抑制菌斑,配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用药控制炎症。
使用牙线每日清洁牙间隙,选择小头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饭后用冲牙器冲洗牙龈沟,定期使用牙间刷辅助清洁。每半年接受一次专业洁治,吸烟者需减少吸烟频次。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避免加重牙周损伤。
未及时处理的龈下结石可能导致牙槽骨吸收,最终引发牙齿脱落。妊娠期女性龈下结石可能加重妊娠性龈炎。有心脏瓣膜疾病者需预防菌血症,建议在牙周治疗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保持每日两次有效刷牙,每次不少于两分钟,重点清洁牙龈边缘。饮食后及时漱口,减少碳酸饮料摄入。出现牙龈持续出血或溢脓时需及时就医,避免使用牙签等尖锐物刺激牙龈。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结石沉积,建议每年进行牙周探诊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