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背肌劳损怎样治疗

骨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0次浏览

胸背肌劳损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中医理疗、功能锻炼等方式治疗。胸背肌劳损通常由姿势不良、过度劳累、急性拉伤、慢性炎症、肌肉失衡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引发疼痛的活动,避免提重物或过度伸展胸背部。建议使用靠垫支撑腰椎,保持坐卧姿势中立位,必要时可短期佩戴护具限制活动。休息期间可配合冰敷缓解局部肿胀,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进行。

2、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仪可促进深层肌肉血液循环,缓解痉挛状态。红外线照射能改善局部代谢,减轻炎症反应。冲击波治疗适用于慢性劳损导致的肌腱钙化点,需由康复科医生评估后操作。治疗频率通常为每周2-3次,连续2-4周。

3、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缓解疼痛,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局部外用以减轻炎症。肌肉痉挛严重时可考虑盐酸乙哌立松片松弛肌张力。使用药物期间需监测胃肠反应,避免与非甾体抗炎药联用增加肝肾负担。

4、中医理疗

针灸取穴以夹脊穴、肩井穴为主,配合拔罐疏通膀胱经气血。推拿手法采用滚法放松竖脊肌群,点按天宗穴解除粘连。中药熏蒸可用红花、伸筋草等组方,通过蒸汽热力促进药物渗透。治疗需避开皮肤破损部位。

5、功能锻炼

疼痛缓解后应进行胸椎灵活性训练,如猫牛式伸展。强化菱形肌可做弹力带划船动作,每组12-15次。游泳和普拉提能改善整体肌群协调性。锻炼需遵循无痛原则,从低强度开始渐进增加负荷。

日常需调整办公桌椅高度使屏幕与视线平齐,避免长期低头伏案。睡眠时选择中等硬度床垫,侧卧可在双腿间夹枕保持脊柱中立。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促进肌肉修复,如鸡蛋、深海鱼等。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上肢麻木需及时就医排除颈椎病变。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