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的症状和危害

妊娠高血压的症状主要包括血压升高、蛋白尿、水肿等,可能引发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等危害。妊娠高血压通常由遗传因素、血管内皮损伤、免疫调节异常、营养失衡、多胎妊娠等原因引起,需通过血压监测、尿蛋白检测、超声检查等方式诊断。建议孕妇定期产检,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妊娠高血压最典型的症状是血压持续超过140/90毫米汞柱,可能伴随头痛、视力模糊等表现。血压升高与胎盘血管痉挛有关,可能影响胎盘血流供应。孕妇需每日监测血压,避免情绪波动。若血压控制不佳,可遵医嘱使用拉贝洛尔片、甲基多巴片等降压药物,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300毫克/24小时提示肾脏受损,严重时可能出现泡沫尿。蛋白尿与肾小球滤过屏障破坏相关,需通过尿常规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确诊。孕妇应限制盐分摄入,补充优质蛋白。若合并肾病综合征,医生可能推荐阿司匹林肠溶片或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血栓。
常见于脚踝和面部,按压后出现凹陷且恢复缓慢。水肿与钠水潴留和低蛋白血症相关,需与生理性水肿鉴别。建议抬高下肢促进回流,穿戴弹力袜。若出现肺水肿需紧急处理,可静脉注射呋塞米注射液,同时监测电解质平衡。
妊娠高血压可能导致胎盘基底膜血管破裂,表现为突发腹痛和阴道流血。胎盘早剥会引发胎儿急性缺氧,需立即住院治疗。根据孕周选择期待治疗或终止妊娠,必要时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促胎肺成熟,输血纠正失血性休克。
子宫胎盘血流不足会导致胎儿体重低于同孕龄第10百分位,超声显示羊水过少和脐动脉血流异常。孕妇需加强营养并左侧卧位休息,医生可能给予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补充营养。若出现胎儿窘迫,需提前终止妊娠。
妊娠高血压孕妇应保证每日8小时睡眠,采取低盐高蛋白饮食,适量食用西蓝花、鸡胸肉等富含钙镁的食物。每周进行3次30分钟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每日记录血压和胎动,出现头晕眼花或胎动异常时立即就诊。产后仍需监测血压至产后12周,预防子痫后期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