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上速分为哪几种

室上速一般是指室上性心动过速,主要分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等类型。不同类型的心动过速在发病机制、心电图表现及治疗策略上存在差异。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是室上速最常见的类型,多见于中青年人群。其发生与房室结内存在双径路有关,表现为突发突止的心悸、胸闷,心电图可见窄QRS波群伴规律心律。急性发作时可尝试迷走神经刺激,如颈动脉窦按摩,或遵医嘱使用盐酸维拉帕米注射液、盐酸普罗帕酮片等药物。反复发作者可考虑射频消融术根治。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通常与预激综合征相关,因心脏存在异常传导旁路导致折返。症状包括心悸、头晕甚至晕厥,心电图可能显示预激波。治疗需根据旁路位置选择药物或射频消融,常用药物包括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合并器质性心脏病者需优先处理原发病。
房性心动过速起源于心房异位起搏点,常见于结构性心脏病或电解质紊乱患者。表现为持续或阵发性心悸,心电图显示异常P波形态。治疗需纠正诱因如低钾,药物可选盐酸地尔硫卓片、盐酸索他洛尔片等。顽固性病例可能需导管消融或长期抗心律失常治疗。
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较少见,由窦房结区域微折返引起,心率通常为100-200次/分。症状较轻但易被误诊为窦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可尝试β受体阻滞剂如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反复发作需评估窦房结功能,必要时行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
心房扑动属于特殊类型室上速,心房率可达250-350次/分,心室率取决于房室传导比例。典型表现为心悸、乏力,心电图呈锯齿状F波。急性期需控制心室率或转复窦律,常用盐酸伊布利特注射液、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长期管理需抗凝预防血栓,部分患者需射频消融治疗。
室上速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及摄入咖啡因等诱因,定期监测心率变化。合并基础疾病者需积极控制高血压、甲亢等原发病。若出现持续心悸伴胸痛、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须立即就医。日常可记录发作情况供医生参考,治疗选择需结合电生理检查结果个体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