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狭窄介入治疗并发症有哪些

心血管内科编辑 医言小筑
14次浏览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介入治疗

二尖瓣狭窄介入治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瓣膜撕裂、血栓栓塞、心律失常、心包填塞和感染性心内膜炎。介入治疗通常采用球囊扩张术或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需严格评估手术适应症并监测术后反应。

1、瓣膜撕裂

介入操作可能导致二尖瓣瓣叶或瓣环结构损伤,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轻度撕裂可通过超声心动图监测,重度需紧急外科修复。与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瓣膜纤维化有关,术前影像评估可降低风险。

2、血栓栓塞

导管操作可能使左心房附壁血栓脱落,引发脑栓塞或外周动脉栓塞。术前经食道超声筛查血栓、术中肝素抗凝是关键预防措施。房颤患者需持续华法林或利伐沙班片抗凝治疗至少3个月。

3、心律失常

导管刺激易诱发房颤、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多为一过性。严重室速需胺碘酮注射液静脉推注,持续性房颤可考虑射频消融。与心肌机械牵拉和电解质紊乱相关,术中需持续心电监护。

4、心包填塞

导管穿孔或瓣膜撕裂可能引起急性心包积血,出现颈静脉怒张、血压下降。需立即心包穿刺引流,必要时开胸止血。术前CT评估心脏解剖结构、选择合适尺寸球囊有助于预防。

5、感染性心内膜炎

介入器械可能将病原体带入血流,引发发热、新出现的心脏杂音。术后需预防性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确诊后根据血培养结果选用注射用青霉素钠或万古霉素注射液治疗6周。

术后应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1个月。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评估瓣膜功能,控制高血压和房颤等基础疾病。出现持续胸痛、发热或下肢水肿需立即就医。长期随访中需关注抗凝治疗相关出血风险,保持均衡饮食并限制钠盐摄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