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有什么危害

血压高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肾脏损害、眼底病变等多种健康问题。高血压的危害主要有靶器官损害、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
长期血压升高会导致心脏、脑、肾脏等靶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改变。心脏可能出现左心室肥厚,表现为活动后胸闷气短。脑部小动脉硬化可能引发头晕头痛。肾脏早期损害表现为夜尿增多,后期可能发展为蛋白尿。这类损害通常需通过降压药物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进行控制,同时需定期监测器官功能。
高血压会加速动脉血管内皮损伤,促进脂质沉积形成粥样斑块。颈动脉斑块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出现视物模糊或短暂性肢体无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能诱发心绞痛,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治疗需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调脂药物,配合低盐低脂饮食。
持续高血压增加心脏后负荷,最终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需使用呋塞米片等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长期管理需限制每日钠盐摄入,控制液体入量。
血压骤升可能引发脑出血,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伴呕吐。慢性高血压更易导致脑梗死,出现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急性期需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恢复期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复发。
肾小球内高压状态会导致肾单位进行性丢失。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血肌酐轻度升高,晚期需依赖透析治疗。控制血压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叔丁胺片,同时需限制蛋白质摄入。
高血压患者应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饮食上建议采用DASH饮食模式,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严格控制腌制食品和高糖饮料。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冷刺激诱发血压波动,夏季需预防脱水。出现持续头痛、视物异常、胸闷水肿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建议每3-6个月进行尿常规、心电图、颈动脉超声等靶器官损害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