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溺水如何自救或救别人
学龄前编辑
科普小医森
学龄前编辑
科普小医森
孩子溺水自救或救助他人需采取快速有效的行动,主要包括保持冷静、呼救、利用漂浮物、正确施救及心肺复苏等措施。溺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常见原因,及时干预可显著降低死亡风险。

若孩子自身溺水,应尽量保持冷静避免挣扎,采取仰面漂浮姿势节省体力,同时大声呼救吸引注意。可利用周围漂浮物如救生圈、木板等辅助浮起,等待救援。切勿盲目挣扎消耗体力或试图站立于深水区。若发现他人溺水,施救者须评估自身能力,优先呼叫专业救援,避免直接下水导致双人溺水。可向溺水者投掷绳索、树枝等工具,或使用长杆将其拉回岸边。若必须下水,应从背后接近溺水者,避免被其抓抱拖拽。

将溺水者救上岸后须立即检查意识与呼吸。若无反应且无呼吸,应即刻开始心肺复苏:先清理口腔异物,开放气道,进行5次人工呼吸,随后以30次胸外按压与2次呼吸的比例循环操作,直至恢复自主呼吸或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儿童胸外按压深度为胸廓前后径的三分之一,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施救过程中须注意保暖,避免低体温症,同时记录溺水时间与施救过程供医疗人员参考。

家长应加强儿童水上安全教育,选择有救生员的正规场所游泳,避免单独靠近水域。学习基础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家中可备救生衣、漂浮板等设备。溺水后即使意识恢复也需就医检查,防止继发性肺损伤或脑缺氧。社区及学校需定期开展防溺水演练,提升应急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