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对感冒的认知是错误的

呼吸内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134次浏览

关键词: #感冒

母亲对感冒的认知可能存在误区,常见错误包括过度依赖抗生素、忽视休息重要性、混淆感冒与流感等。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具有自限性,正确护理有助于缓解症状并缩短病程。

1、滥用抗生素

感冒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抗生素对病毒无效。母亲可能误将抗生素作为感冒首选药物,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阿奇霉素分散片等。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耐药性增加。病毒感染期间应通过多饮水、对症用药缓解症状,如连花清瘟胶囊、复方氨酚烷胺片等。

2、忽视休息作用

母亲可能低估充分休息对感冒康复的价值。人体在睡眠时免疫系统会释放更多细胞因子对抗病毒,持续劳累可能加重病情或诱发心肌炎并发症。建议感冒期间每日保持8-10小时睡眠,避免剧烈运动或熬夜工作。

3、混淆感冒与流感

普通感冒与流感在病原体、症状程度上有本质区别。母亲可能将流感的高热、全身酸痛等症状误判为严重感冒,延误奥司他韦颗粒等抗病毒药物使用窗口期。流感需在发病48小时内用药,而普通感冒以对症治疗为主。

4、过度捂汗退热

传统观念认为捂汗能退烧,但可能造成脱水或高热惊厥。母亲可能让患者穿过多衣物或盖厚被褥。实际体温超过38.5℃时应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配合温水擦浴物理降温,保持环境通风。

5、依赖偏方治疗

部分母亲推崇葱白煮水、熏醋等偏方,这些方法缺乏科学依据且可能刺激呼吸道。感冒期间更推荐饮用蜂蜜柠檬水补充维生素C,或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缓解鼻塞,严重时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

感冒期间建议保持室内湿度50%-60%,每日饮用2000毫升温水,摄入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鸡蛋、西蓝花等。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延长用药周期。正确认知感冒的自限性特征,科学护理比过度干预更重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