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辩证治疗肠梗阻的方法

肛肠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68次浏览

关键词: #肠梗阻

肠梗阻可通过胃肠减压、药物治疗、中医辨证施治、手术治疗、营养支持等方法治疗。肠梗阻通常由肠粘连、肿瘤压迫、肠扭转、粪石堵塞、肠道炎症等原因引起。

1、胃肠减压

胃肠减压是肠梗阻的基础治疗手段,通过鼻胃管引流胃肠内容物减轻腹胀。适用于麻痹性肠梗阻或单纯性机械性梗阻早期,能缓解呕吐和腹痛症状。操作时需监测引流液性状和量,若出现血性液体需警惕肠绞窄。

2、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解除肠道痉挛,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预防肠道菌群移位感染,人血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药物需根据梗阻类型选择,麻痹性梗阻需用新斯的明注射液促进肠蠕动。

3、中医辨证

气滞型用大承气汤通腑泄热,寒凝型用温脾汤散寒通便,瘀阻型用桃核承气汤活血化瘀。中药灌肠可直接作用于梗阻部位,常用大黄、芒硝等药物保留灌肠,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选用方剂。

4、手术治疗

对于绞窄性肠梗阻需紧急行肠切除吻合术,单纯性梗阻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选择肠粘连松解术。手术方式取决于梗阻部位和病因,肿瘤所致梗阻可能需造瘘术,术后需预防再次粘连。

5、营养支持

梗阻解除后逐步过渡到肠内营养,初期选择短肽型肠内营养粉剂,后期改用整蛋白型。静脉营养需注意补充维生素B1预防再喂养综合征,监测电解质平衡,能量供给从20kcal/kg/d开始递增。

肠梗阻患者恢复期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糯米、竹笋等不易消化食物。可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促进肠蠕动,每日步行30分钟帮助肠道功能恢复。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腹部CT监测粘连情况,出现腹胀呕吐需及时就医。长期卧床者需做踝泵运动预防静脉血栓,保持排便规律有助于减少复发。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