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护理贫血儿童
血液内科编辑
医路阳光
血液内科编辑
医路阳光
贫血儿童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铁剂、预防感染、定期监测血常规、适度运动等方式护理。贫血可能与铁摄入不足、慢性失血、造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猪肝、牛肉、菠菜等,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橙子、猕猴桃促进铁吸收。避免同时饮用牛奶或浓茶影响铁质吸收。每日保证鸡蛋、瘦肉等优质蛋白摄入,有助于血红蛋白合成。贫血儿童胃肠功能较弱,建议家长将食物制作成泥状或糊状。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补铁药物。服用铁剂后可能出现黑便现象,家长无须过度紧张。铁剂治疗需持续3-6个月直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不可自行停药。建议两餐之间服用铁剂,减少胃肠刺激。
贫血儿童免疫力较低,家长需注意保暖防寒,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定期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预防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感染加重贫血。保持居住环境通风清洁,督促儿童养成勤洗手习惯。
治疗期间每1-2个月复查血常规,观察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变化。家长需记录儿童面色、活动耐力等日常表现供医生参考。若口服铁剂治疗效果不佳,需进一步检查排除地中海贫血等遗传性疾病。长期贫血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需监测身高体重曲线。
根据贫血程度安排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缺氧症状。运动前后注意补充水分,活动时家长需陪同观察有无头晕表现。保证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午间可安排短暂休息。冬季户外活动需做好防寒措施,预防感冒诱发贫血加重。

护理贫血儿童需家长保持耐心,建立规律的三餐时间与作息制度。烹饪时使用铁锅可增加食物中铁含量,动物肝脏每周食用不超过2次。避免儿童接触樟脑丸等可能引起溶血的化学物品。若出现心率增快、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立即送医进行输血等紧急处理。日常可准备红枣、葡萄干等健康零食作为营养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