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简单治疗贫血的食疗方法
血液内科编辑
医语暖心
血液内科编辑
医语暖心
贫血可通过适量食用猪肝、红枣、黑木耳、菠菜、瘦肉等食物辅助改善。贫血可能与铁元素摄入不足、慢性失血、造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

猪肝富含血红素铁,吸收率高于植物性铁源,适合缺铁性贫血患者。建议每周食用1-2次,每次50-100克,可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青椒炒制以促进铁吸收。慢性肝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
红枣含铁量较高且富含环磷酸腺苷,有助于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可每日食用5-10颗,与枸杞、桂圆同煮成汤饮。糖尿病患者应注意控制摄入量,避免血糖波动。
黑木耳含铁量是菠菜的20倍,其胶质成分还能吸附消化道残留杂质。建议泡发后凉拌或炒食,每周3-4次,每次干品10-15克。脾胃虚寒者应搭配姜蒜烹调。

菠菜含有非血红素铁和叶酸,对营养性贫血有改善作用。焯水后凉拌或煮汤可减少草酸含量,建议每日100-150克。肾结石患者需限制食用频率。
瘦肉提供优质蛋白和易吸收的血红素铁,牛肉、羊肉含铁量尤为突出。推荐选择里脊等低脂部位,每日50-75克清蒸或炖煮。高尿酸血症患者需控制红肉摄入。

贫血患者日常应保持均衡饮食,避免浓茶、咖啡等影响铁吸收的饮品。建议餐后1小时再饮用茶类,同时增加猕猴桃、橙子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摄入。长期贫血或伴随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查消化道出血、骨髓异常等病因,在医生指导下配合铁剂、维生素B12等药物治疗。备孕女性及经期量多者可提前进行预防性补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