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复发该怎么办

多发性骨髓瘤复发可通过调整治疗方案、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试验参与等方式干预。复发通常与耐药性、基因突变、免疫功能抑制、微小残留病灶、治疗依从性差等因素有关。
复发后需重新评估疾病状态,医生可能更换蛋白酶体抑制剂如硼替佐米注射剂、免疫调节剂如来那度胺胶囊等药物组合。治疗前需完善骨髓穿刺、血清游离轻链检测等检查,调整方案需考虑既往药物敏感性和不良反应史。
针对特定基因异常可使用CD38单抗如达雷妥尤单抗注射液联合治疗。该方案需配合流式细胞术监测微小残留病灶,可能出现输液反应或血液学毒性,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测心功能和肝肾功能。
BCMA靶向CAR-T细胞疗法适用于多次复发患者,治疗前需进行淋巴细胞采集和制备。治疗过程可能引发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需在具备重症监护条件的医疗中心实施,治疗后需长期随访免疫功能。
符合条件者可考虑自体或异基因移植,移植前需进行大剂量化疗如马法兰片预处理。移植后需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使用环孢素软胶囊等免疫抑制剂期间需防范感染风险,移植后五年内需密切监测复发迹象。
新型双特异性抗体或核输出蛋白抑制剂等试验性治疗可能提供机会。参与前需充分了解试验风险和潜在获益,治疗方案需经伦理委员会审核,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循试验方案要求的检查流程。
复发后应保持高蛋白饮食如鸡蛋羹、鳕鱼等优质蛋白补充,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病理性骨折。维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每日监测体温变化,居住环境需定期紫外线消毒。治疗期间建议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和表现,复诊时携带完整用药记录和检查报告。心理支持小组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家属应学习基本护理技能如皮下注射操作。所有治疗决策需与血液科专家充分沟通,不可自行中断或更改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