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病人躁动不睡觉是怎么回事

神经外科编辑 医点就懂
309次浏览

关键词: #脑梗 #睡觉

脑梗病人躁动不睡觉可能与脑组织损伤、疼痛刺激、药物副作用、电解质紊乱、心理因素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调整环境、药物干预、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脑梗后局部缺血缺氧可能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引发昼夜节律失调或异常兴奋状态。

1、脑组织损伤

脑梗死后病灶累及丘脑、脑干等睡眠调节中枢时,可能直接破坏睡眠-觉醒周期。这类患者常伴有意识模糊或谵妄,需通过头部CT或MRI明确损伤范围。临床可能使用奥拉西坦胶囊、胞磷胆碱钠片等神经营养药物,配合小剂量喹硫平片控制精神症状。家属应记录患者昼夜行为变化供医生参考。

2、疼痛刺激

长期卧床导致的肌肉酸痛、压疮或隐匿性骨折会引发持续性疼痛。患者因表达障碍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夜间疼痛阈值降低时症状加剧。建议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镇痛药物,同时每2小时协助翻身,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护理时注意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及肢体退缩反应。

3、药物副作用

部分改善脑循环药物如尼莫地平片、丁苯酞软胶囊可能引起中枢兴奋。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片也会导致睡眠障碍。需由医生评估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换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等刺激性较小的药物,或联用右佐匹克隆片改善睡眠。

4、电解质紊乱

脑梗后吞咽困难易引发脱水或低钠血症,血钾异常也可导致肌阵挛和躁动。患者可能出现腱反射亢进、肌束震颤等体征。建议定期检测电解质,通过静脉补液或口服补液盐Ⅲ纠正失衡,营养支持可选用肠内营养混悬液。

5、心理因素

疾病应激可能诱发焦虑抑郁,患者因环境陌生感产生日落综合征表现。表现为夜间定向力障碍、反复要求起床等。心理治疗可配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环境上保持夜间柔光照明,放置熟悉物品增强安全感。

护理脑梗躁动患者需保持病房温度22-24℃,夜间降低监护仪音量。每日进行15分钟关节被动活动,睡前用40℃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饮食选择低脂高蛋白的鱼肉、蒸蛋,避免晚间摄入咖啡因。建议家属采用平静坚定的沟通方式,当患者出现攻击行为时及时寻求医护人员帮助,避免强行约束加重激越状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