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钠血症如何补充钠

内分泌科编辑 医心科普
878次浏览

低钠血症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钠等方式补充钠。低钠血症通常由钠摄入不足、水分潴留、利尿剂使用、肾上腺功能减退或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等原因引起,需根据病因和血钠水平选择补钠方式。

1、调整饮食

轻度低钠血症患者可通过增加高钠食物摄入补充钠。如适量食用腌制品、酱油、海带、虾皮、奶酪等含钠较高的食物。每日食盐摄入量可控制在医生建议范围内,避免过量导致血压升高。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者需谨慎控制钠盐摄入。

2、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适用于胃肠道功能正常的中度低钠血症患者。常用口服补钠药物包括复方氯化钠颗粒、口服补液盐散等,可补充钠离子并调节电解质平衡。使用时应遵医嘱控制剂量,避免补钠过快引发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

3、静脉补钠

严重低钠血症或伴有意识障碍者需静脉输注高渗氯化钠注射液。临床常用3%氯化钠注射液缓慢静脉滴注,同时需密切监测血钠浓度,24小时内血钠上升幅度不宜超过8-10mmol/L。快速纠正可能引发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4、病因治疗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患者需限制水分摄入并使用托伐普坦片等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肾上腺功能减退者需补充氢化可的松片。利尿剂相关低钠血症应调整利尿方案,可改用螺内酯片等保钾利尿剂。

5、监测护理

补钠过程中需定期检测电解质、尿量和尿渗透压。每日体重变化不宜超过0.5-1kg。老年患者补钠速度应更缓慢,注意观察有无头痛、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慢性低钠血症纠正需持续数天至数周。

低钠血症患者日常应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量饮水。运动后可通过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适度补钠。合并慢性疾病者需定期复查血钠水平,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出现恶心呕吐或意识改变时应立即就医,禁止自行服用高盐食物或药物强行补钠。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