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的初期症状及预防

传染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38次浏览

关键词: #症状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该病潜伏期为3-14天,初期症状包括发热皮疹等,患者应及时就医治疗。

一、初期症状

1.发热:是登革热的典型症状之一,通常在感染后2-5天出现,体温可达39℃以上,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2.皮疹:一般出现在发热后的第3-5天,表现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可遍布全身,常伴有瘙痒感。

二、预防措施

1.避免蚊虫叮咬:登革热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因此应尽量避免在蚊虫较多的地方逗留,如草丛、树林等。出门时可以涂抹驱蚊剂或穿长袖衣服来减少被蚊虫叮咬的机会。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卫生,勤换洗衣物和床单被罩,并定期进行消毒。同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和不洁食品。

3.接种疫苗:目前尚无针对登革热的特异性疫苗上市,但可以接种相关的疫苗来预防登革热的发生。建议前往当地疾控中心咨询并接种相关疫苗。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或其他不适,请及时就医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