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保健的说明

妊娠期保健主要包括定期产检、合理营养、适度运动、心理调适和避免有害因素五个方面。科学的妊娠期保健有助于保障母婴健康,降低妊娠并发症风险。
妊娠期需按时进行产前检查,通常建议孕12周前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孕28周前每4周检查一次,孕28-36周每2周检查一次,孕36周后每周检查一次。产检内容包括血压监测、体重测量、宫高腹围检查、胎心监护等,必要时进行B超检查、唐氏筛查等特殊检查。通过规范产检可及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等并发症。
妊娠期需要增加蛋白质、钙、铁、叶酸等营养素摄入。建议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补充含铁丰富的动物肝脏、瘦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避免高糖高脂饮食,控制体重增长在合理范围。孕早期需特别注意补充叶酸,可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有妊娠剧吐症状时可少食多餐。
健康孕妇应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游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改善睡眠、缓解腰背疼痛。避免剧烈运动和高风险运动,运动时注意补充水分。有先兆流产、前置胎盘等并发症者需遵医嘱限制活动。
妊娠期可能出现焦虑、情绪波动等心理变化。可通过学习孕产知识、与家人沟通、参加孕妇学校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规律作息,培养兴趣爱好。若出现持续情绪低落、失眠等抑郁症状应及时寻求心理帮助。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胎儿健康发育。
妊娠期应避免吸烟饮酒,远离二手烟环境。慎用药物,必须用药时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避免接触放射线、有毒化学物质。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性疾病。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减少电磁辐射暴露。
妊娠期保健需要贯穿整个孕期,孕妇应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穿着宽松舒适衣物。注意观察身体变化,如出现阴道流血、剧烈腹痛、头痛眼花、胎动异常等情况需立即就医。产后42天需进行健康检查评估恢复情况。家属应给予孕妇充分关爱和支持,共同营造良好的孕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