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重症肌无力

神经内科编辑 医点就懂
246次浏览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性。该病可能与胸腺异常、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吞咽困难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神经内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免疫调节治疗。

1、发病机制

重症肌无力的核心发病机制是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受体被自身抗体破坏。约85%患者可检测到乙酰胆碱受体抗体,这些抗体会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导致神经冲动无法有效传递至肌肉。部分患者伴有胸腺增生或胸腺瘤,胸腺组织异常可能参与自身抗体的产生过程。免疫系统异常激活是该病的重要特征。

2、典型症状

疾病早期常表现为眼外肌无力,出现双侧不对称的眼睑下垂和复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咀嚼无力、吞咽困难、构音障碍等延髓肌受累症状。最严重时可累及呼吸肌导致肌无力危象。症状具有晨轻暮重和活动后加重的特点,休息后可有暂时性缓解。约10%患者仅表现为眼肌型症状。

3、诊断方法

新斯的明试验是重要的诊断手段,肌注后症状明显改善支持诊断。重复神经电刺激检查可见低频刺激时波幅递减现象。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检测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胸部CT可排查胸腺病变。需与Lambert-Eaton综合征、肉毒杆菌中毒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4、药物治疗

胆碱酯酶抑制剂如溴吡斯的明片可暂时改善症状。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常用于中重度患者。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适用于激素无效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用于急性加重期。单克隆抗体如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可能对难治性病例有效。

5、综合管理

胸腺切除术对合并胸腺瘤或全身型患者可能带来长期缓解。血浆置换能快速清除循环抗体。需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加重症状的药物。建议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预防感染。定期监测肺功能和血氧饱和度,警惕呼吸肌无力风险。

重症肌无力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饮食选择软质易吞咽食物,分次少量进食。注意预防感冒等呼吸道感染,天气变化时做好防护。遵医嘱定期复查抗体水平和肺功能,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建议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记录主要用药和就诊医院信息。家属需学习识别呼吸困难等危象先兆,掌握基本急救措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下一篇:什么是惊厥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