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泌尿外科 > 外科 > 尿失禁
吊带手术主要用于治疗压力性尿失禁,通过植入人工吊带增强尿道中段支撑力,从而改善控尿功能。手术方式主要有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和耻骨后尿道中段悬吊术两种。
压力性尿失禁多因盆底肌松弛或尿道括约肌...
尿失禁可能与强忍小便有关,长期憋尿会导致膀胱功能受损、盆底肌松弛或神经调节异常。
强忍小便时膀胱持续过度充盈,可能造成逼尿肌收缩力下降或膀胱敏感度降低。长期反复憋尿还可能导致盆底肌群因过度牵拉而松...
首页上一页123456 ... 8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表皮层破损通常需要3-7天愈合,具体时间与伤口大小、深度及护理方式有关。
表皮层是皮肤最外层的保护屏障,轻微擦伤或浅表破损仅损伤角质层和颗粒层时,愈合速度较快。这类伤口出血量少,局部清洁消毒后保持干燥,避免沾水或摩擦刺激,多数在3天内形成保护性痂皮。若伤口面积较大或涉及真皮层浅部,可能需5-7天完成上皮再生,期间需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日常可涂抹凡士林软膏或红霉素软膏保护创面,促进修复。
若伤口深度超过2毫米、边缘不整齐或污染严重,愈合时间可能延长至7-10天。这类损伤常伴随毛细血管破裂出血,需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加压包扎。糖尿病、营养不良或免疫力低下者愈合速度会明显减缓,伤口易出现化脓或延迟愈合。对于动物抓咬伤、生锈金属划伤等特殊类型伤口,建议24小时内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打破伤风疫苗或清创处理。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是加速愈合的关键,避免撕扯痂皮或反复刺激。愈合期间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如鸡蛋、鱼肉、西蓝花等。若伤口持续疼痛、渗液增多或周围皮肤发红发热,应及时就医排查感染风险。
月经量多伴随大量血凝块可能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内分泌失调、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可能压迫宫腔导致月经量增多,经血滞留形成血凝块。伴随症状包括经期延长、下腹坠胀感。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等药物控制出血,严重时需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内膜局部过度生长形成的赘生物,可能干扰子宫收缩导致经血排出不畅,形成血块。常见症状为经间期出血、经期延长。可通过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术后使用地屈孕酮片调节内膜。
黄体功能不足、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增厚脱落不全,出现大量血块。伴随症状包括月经周期紊乱、痤疮。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等激素类药物调节。
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凝血异常疾病可能导致经血凝固障碍,形成大块血凝块。伴随症状包括皮下瘀斑、牙龈出血。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改善凝血功能。
子宫内膜异位生长可能引起子宫收缩异常,经血排出受阻形成血块。典型症状为进行性痛经、性交痛。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或使用戈舍瑞林注射液抑制内膜生长。
日常应注意记录月经周期和出血量,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饮食上可适量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预防贫血。若出血持续超过7天或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需立即就医。建议每1-2年进行一次妇科超声和激素水平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病变。
宫颈癌与乳腺癌通常没有直接关系,两者属于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存在明显差异。宫颈癌主要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引起,乳腺癌则与激素水平、遗传基因突变等因素相关。
宫颈癌起源于宫颈上皮细胞,高危型HPV感染是主要诱因,长期吸烟、免疫抑制状态可能增加风险。早期可能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异常阴道分泌物,晚期可出现盆腔疼痛或排尿困难。筛查手段以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为主,预防措施包括HPV疫苗接种和定期妇科检查。乳腺癌发生于乳腺腺体或导管组织,雌激素暴露时间长、BRCA基因突变是常见高危因素。早期可能触及无痛性肿块或乳头溢液,晚期可能出现皮肤橘皮样改变或腋窝淋巴结肿大。筛查以乳腺超声和钼靶检查为主,高风险人群可考虑预防性药物或手术。
虽然两种癌症均属于女性高发恶性肿瘤,但发病部位和生物学特性不同。极少数情况下,某些遗传综合征如Li-Fraumeni综合征可能同时增加多种癌症风险,但这属于罕见现象。临床诊疗中,两种癌症的防治体系相互独立,宫颈癌归妇科肿瘤范畴,乳腺癌属乳腺外科或肿瘤内科范畴。
建议女性根据年龄和风险因素参与针对性癌症筛查项目,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整体癌症风险。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判断延误诊治。定期体检和早期干预是提高恶性肿瘤治愈率的关键措施。
颈椎引起的脑供血不足一般不能自愈,但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症状。该症状多由颈椎退变、椎动脉受压等因素导致,需结合病因干预。
颈椎退行性变是脑供血不足的常见原因,长期低头或颈部劳损会加速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直接压迫椎动脉或刺激周围交感神经,导致血管痉挛。患者可能出现头晕、视物模糊、恶心等症状,晨起或转头时加重。这类情况需通过颈椎牵引、超短波治疗缓解压迫,必要时使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改善微循环。
少数情况下,先天性椎动脉发育异常或颈部外伤后结构改变也可诱发供血不足。这类患者可能伴随突发性眩晕、平衡障碍,需通过颈椎磁共振血管成像明确诊断。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血塞通注射液改善血流,配合颈托固定减少椎动脉动态压迫。
建议避免长时间保持低头姿势,睡眠时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定期进行颈部热敷和米字操锻炼。若症状反复出现或伴随肢体麻木、言语障碍,需及时排查脑血管病变。日常可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营养神经,但不可自行服用扩血管药物。
肾炎的症状主要包括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异常,治疗原则需根据病因采取控制感染、调节免疫、降压护肾等措施。肾炎可分为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类型,需通过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血尿是肾炎常见症状,表现为尿液呈洗肉水样或镜下红细胞增多。可能由肾小球基底膜损伤、泌尿系统感染或结石引起。治疗需针对病因,如细菌感染可使用头孢克肟颗粒、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免疫性肾炎需用醋酸泼尼松片调节免疫。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尿常规。
蛋白尿指尿蛋白定量超过150毫克/24小时,严重时出现泡沫尿。常见于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可能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有关。治疗需控制原发病,常用缬沙坦胶囊降低尿蛋白,配合低盐饮食。大量蛋白尿患者需补充人血白蛋白,避免高蛋白饮食加重肾脏负担。
肾炎性水肿多从眼睑开始,逐渐波及全身,与钠水潴留和低蛋白血症相关。轻症通过限盐、利尿剂如呋塞米片缓解,严重水肿需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患者每日监测体重,记录尿量,睡眠时抬高下肢促进回流,避免长时间站立。
肾性高血压多因水钠潴留和肾素分泌异常导致,需优先选用肾脏保护性降压药如贝那普利片、氨氯地平片。血压应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合并蛋白尿者需更严格管理。限制每日钠摄入不超过3克,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加重肾损伤。
血肌酐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急性期可能由感染、药物中毒引起,慢性多与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相关。治疗需纠正可逆因素,慢性肾衰患者需低蛋白饮食配合复方α-酮酸片,终末期需透析或肾移植。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注射液,定期监测肾小球滤过率。
肾炎患者需长期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优先选择鱼、蛋清等易吸收蛋白。适度运动增强体质但避免劳累,预防呼吸道感染。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每3-6个月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和血压。出现尿量骤减、呼吸困难等急症需立即就医,慢性患者建议学习居家尿蛋白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