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儿科 > 儿科学 > 小儿大动脉炎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痔疮出血通常由肛垫下移、静脉曲张、排便习惯不良、饮食结构不合理、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肛门疼痛、瘙痒等症状。痔疮出血可通过调整饮食、改善排便习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肛垫是肛门部位的正常组织结构,当肛垫下移时会导致痔疮形成并引发出血。这种情况通常与年龄增长、长期腹压增高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肛门坠胀感、排便时出血等症状。治疗上可通过温水坐浴缓解症状,必要时需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药物。
肛门周围静脉丛长期充血扩张会导致静脉曲张性痔疮,容易在排便时破裂出血。久坐久站、妊娠期腹压增加是常见诱因,常伴有肛门肿物脱出。建议避免久坐,可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片、痔疮止血颗粒等改善静脉回流,严重时需行硬化剂注射治疗。
长期便秘或腹泻会反复刺激肛管黏膜,导致痔疮出血。用力排便时腹压骤增会使痔核血管破裂,表现为便后滴血或喷血。建立定时排便习惯很重要,可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必要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调节肠道功能。
长期摄入辛辣刺激食物、饮酒会加重肛门局部充血,诱发或加重痔疮出血。缺乏膳食纤维的饮食易导致便秘,进一步损伤痔核黏膜。建议多食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每日饮水量,避免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食物。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盆腔肿瘤等疾病会导致肛门静脉回流受阻,引发痔疮出血。这类患者出血量可能较大,常伴有其他全身症状。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可配合使用云南白药胶囊等止血药物,必要时考虑橡皮圈套扎术等介入治疗。
痔疮出血患者应注意保持肛门清洁,排便后可用温水清洗,避免使用粗糙厕纸。每日进行提肛运动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饮食上增加全谷物、蔬菜水果摄入,保证充足水分。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起身活动。若出血持续或量多,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其他消化道出血疾病。痔疮发作期间应禁食辛辣食物,保持规律作息,减轻腹压因素。
右下腹部痛可通过热敷、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按摩、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右下腹部痛可能与阑尾炎、肠梗阻、泌尿系统结石、妇科疾病、肠痉挛等因素有关。
热敷有助于缓解右下腹部因肠痉挛或轻度炎症引起的疼痛。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在疼痛部位,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热敷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可重复进行。热敷后疼痛未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右下腹部痛期间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油腻及高纤维食物。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适当补充水分,预防脱水。若伴随呕吐或腹泻,可口服补液盐维持电解质平衡。
右下腹部痛需明确病因后遵医嘱用药。细菌性感染可选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肠痉挛或功能性腹痛可使用颠茄片、山莨菪碱片解痉止痛。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可缓解轻中度疼痛,但须排除急腹症后方可使用。
顺时针轻柔按摩右下腹可促进肠蠕动,缓解肠胀气或轻度肠痉挛。按摩力度需适中,避开明显压痛点。按摩时可配合腹式呼吸,每次持续5-10分钟。若按摩后出现腹膜刺激征或疼痛放射至其他部位,应立即停止并就医。
急性阑尾炎、肠梗阻、卵巢囊肿蒂扭转等急腹症需紧急手术干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卵巢囊肿切除术等是常见术式。术后需禁食至肠功能恢复,逐步过渡到流质、半流质饮食,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右下腹部痛缓解期间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观察疼痛性质变化,如出现持续加重、发热、呕吐、便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恢复期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暴饮暴食,适度运动增强体质。慢性腹痛患者建议定期体检,排查消化系统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心室膨胀瘤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胸闷胸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血栓栓塞、心脏杂音等。心室膨胀瘤通常由心肌梗死、心肌炎、创伤性心脏损伤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
胸闷胸痛是心室膨胀瘤的常见症状,多表现为持续性或阵发性的胸部压迫感或疼痛感。疼痛可能放射至左肩、背部或下颌,与心肌缺血有关。患者可能伴有出汗、恶心等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甘油片等药物改善心肌供血,严重者需手术切除瘤体。
心室膨胀瘤可导致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患者常有心悸、心跳漏搏感。心电图检查可见异常Q波或ST段改变。治疗可选用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行射频消融术或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瘤体增大可影响心脏收缩功能,引发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表现。听诊可闻及第三心音,胸部X线显示肺淤血。治疗需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呋塞米片、盐酸贝那普利片等药物减轻心脏负荷,严重者需心室重建手术。
瘤体内血流淤滞易形成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脑梗死、肺栓塞等。患者可能出现突发偏瘫、胸痛咯血等症状。预防性使用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抗凝药物,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必要时行血栓切除术。
听诊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与瘤体导致的血流紊乱有关。超声心动图可明确瘤体位置和大小。治疗需根据杂音性质判断病情进展,轻度者可观察,合并瓣膜病变时需行瓣膜修复或置换术。
心室膨胀瘤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规律监测血压心率。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若出现晕厥、持续胸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戒烟限酒,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孩子出疹子一般不建议出门见风,但需根据疹子类型和症状严重程度决定。出疹子可能是幼儿急疹、风疹、麻疹、水痘或过敏性皮疹等疾病的表现,建议家长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若孩子出疹伴随发热、瘙痒或皮肤破溃,应避免外出见风。冷风刺激可能加重皮肤不适,导致瘙痒加剧或继发感染。部分病毒感染性皮疹具有传染性,外出可能增加他人感染风险。此时需保持室内温度稳定,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抓挠皮肤。家长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或口服氯雷他定糖浆等抗过敏药物。
若为轻微热疹或非传染性皮疹,且无发热等全身症状,可适当在无风天气短时间外出。需避开日晒强烈时段,选择透气防晒衣物遮挡皮疹部位。外出后及时清洁皮肤,观察是否出现症状加重。过敏性皮疹患儿应远离花粉、柳絮等可能致敏原。
孩子出疹期间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饮食宜清淡,多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苹果、猕猴桃。家长需密切观察疹子形态变化,若出现化脓、持续高热或精神萎靡,应立即就医。未明确诊断前不建议自行使用药膏或民间偏方处理。
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局部疼痛肿胀、畸形与异常活动、功能障碍、骨擦音或骨擦感、伴随神经血管损伤症状等。
骨折断端及周围软组织损伤会刺激神经末梢,导致剧烈疼痛。损伤部位毛细血管破裂出血,组织液渗出,可迅速形成肿胀。疼痛在移动患肢或触碰时加重,肿胀可能压迫神经血管,需及时冰敷固定并就医。
骨折处骨骼连续性中断,可能出现成角、缩短或旋转等畸形。肢体非关节部位出现异常活动是粉碎性骨折的特征性表现,此时需避免移动患肢,用夹板临时固定防止二次损伤。
骨折后患肢丧失支撑和运动功能,患者无法完成日常动作。下肢粉碎性骨折时不能负重站立,上肢骨折时抓握能力受限。需保持制动体位,等待专业医疗处置。
骨折断端相互摩擦可产生骨擦音,检查时触及骨擦感提示粉碎性骨折可能。但该检查可能加重损伤,非专业人员禁止刻意测试,应由医生在影像学检查前初步判断。
严重粉碎性骨折可能刺破邻近血管导致出血,或压迫神经出现麻木瘫痪。表现为皮肤苍白、脉搏消失、感觉异常等,属于急症需立即手术干预。开放性骨折还可能合并感染风险。
发生疑似粉碎性骨折时,应立即停止患肢活动,用硬质材料临时固定,冰敷缓解肿胀。避免自行复位或服用止痛药掩盖症状。需急诊拍摄X线或CT明确骨折情况,多数需手术内固定治疗。术后需严格康复训练,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日常注意钙质和维生素D补充,避免跌倒等二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