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新生儿营养不良的表现主要有体重增长缓慢、皮下脂肪减少、精神反应差、喂养困难等。
1、体重增长缓慢:新生儿出生后体重持续低于正常增长曲线,每月体重增加不足600克,可能与母乳不足或配方奶冲调不当有关。建议家长定期监测体重,调整喂养方式。
2、皮下脂肪减少:表现为面部消瘦、四肢皮肤松弛,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小于0.8厘米。常见于早产儿或慢性腹泻患儿,需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3、精神反应差:新生儿出现嗜睡、哭声微弱、吸吮无力等症状,可能与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有关。家长需及时就医评估,必要时住院治疗。
4、喂养困难:拒奶、吐奶、吸吮时间过长等现象,可能由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或代谢性疾病导致。需进行专业检查明确病因,针对性干预。
新生儿营养不良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喂养方案,可适量补充维生素AD滴剂、铁剂等营养素,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
小儿肾病综合征多数情况下可以控制,治疗难度与病理类型、并发症等因素有关,主要干预方式包括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利尿消肿、预防感染等。
1、激素治疗泼尼松是首选药物,90%患儿用药4周内尿蛋白转阴,部分需延长疗程。激素依赖型可联用环磷酰胺,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和骨密度。
2、免疫调节他克莫司适用于频复发型,环孢素A用于激素耐药型,需定期检测血药浓度。生物制剂利妥昔单抗可用于难治性病例。
3、对症处理严重水肿可用呋塞米利尿,低蛋白血症输注人血白蛋白。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蛋白质摄入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5克。
4、并发症防治感染是最常见并发症,建议接种肺炎球菌疫苗。血栓形成风险高时可用低分子肝素,高脂血症需用阿托伐他汀。
建议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急性期每日测量体重,恢复期逐步增加活动量,注意补充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