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8次阅读
直径0.4厘米的肾结石多数情况下可以自行排出。结石能否排出主要与结石位置、泌尿系统结构、饮水量、运动量等因素有关。
1、结石位置:位于肾盂或输尿管上段的结石较易排出,下段结石可能因输尿管狭窄需更长时间。
2、泌尿系统结构:输尿管无先天狭窄或畸形时,结石通过概率较高,存在解剖异常者需医疗干预。
3、饮水量: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可增加尿流冲刷作用,有助于结石移动,建议分次少量饮用。
4、运动量:适度跳跃运动如跳绳可促进结石下移,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肾绞痛发作。
观察期间出现持续腰痛、血尿或发热需立即就医,日常可增加柑橘类水果摄入以酸化尿液。
原发性无精子症是指睾丸生精功能障碍或输精管道完全阻塞导致精液中无精子,常见于先天性发育异常、遗传性疾病、内分泌紊乱、感染或损伤等因素。
1、先天性因素克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可导致睾丸发育不良,表现为小睾丸、男性第二性征缺失,需通过显微取精术联合辅助生殖技术治疗。
2、内分泌紊乱垂体功能减退或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生精功能,伴随性欲减退、体毛稀疏,可采用绒促性素替代治疗改善生精微环境。
3、生殖道梗阻附睾炎或输精管结扎术后可能造成管道闭塞,体检可触及附睾结节,需行输精管吻合术或经皮附睾穿刺取精。
4、睾丸损伤腮腺炎性睾丸炎或外伤可能导致生精上皮永久破坏,超声显示睾丸萎缩,可尝试生精细胞体外培养等新技术。
确诊需进行精液分析、性激素检测及基因筛查,建议避免高温环境暴露,适量补充锌元素和维生素E以保护生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