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肝胆外科

乙肝肝硬化代偿期如何控制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乙肝肝硬化代偿期如何控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董兆如
董兆如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乙肝肝硬化代偿期可通过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定期监测、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控制。该阶段需重点延缓疾病进展,预防失代偿发生。

1、抗病毒治疗

首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等一线抗病毒药物,需长期规范用药以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降低肝脏炎症反应。治疗期间每3-6个月需检测HBV-DNA载量。

2、保肝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双环醇等药物改善肝细胞膜稳定性,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减轻氧化应激损伤。避免自行服用中成药或保健品。

3、定期监测

每6个月进行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筛查,每年完成胃镜检查评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肝功能异常时需缩短复查间隔。

4、生活方式调整

严格戒酒,控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在1.2-1.5g/kg体重,优先选择植物蛋白。适量有氧运动每周3-5次,避免剧烈运动诱发消化道出血。

建议每日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D,监测血氨水平变化,出现嗜睡或行为异常需立即就医评估肝性脑病风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肝炎后肝硬化的分期与治疗方法

肝炎后肝硬化可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保肝护肝、并发症管理和肝移植。

1、代偿期

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尚可维持正常生理需求,无明显症状。治疗以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为主,配合水飞蓟宾等护肝药物。

2、失代偿期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出现腹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需进行利尿治疗、降低门脉压力等对症处理,必要时考虑肝移植。

3、抗病毒治疗

针对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需长期规范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拉米夫定等,控制病毒复制。

4、并发症管理

针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可采用套扎术,自发性腹膜炎需抗生素治疗,肝性脑病需乳果糖等药物调节。

肝硬化患者应严格戒酒,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定期复查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检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