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 糖尿病

糖尿病为什么会烂脚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糖尿病为什么会烂脚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导致烂脚主要由于高血糖引发的神经病变与血管病变,导致脚部感觉减弱、血液循环不良和伤口愈合能力下降。预防和处理方法包括血糖控制、规范护理和及时治疗。
1、神经病变与感觉丧失
糖尿病患者常因长期高血糖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导致脚部感觉减弱或麻木。无法感知鞋子摩擦、外伤或小伤口,容易因忽视小伤而发展为严重感染。建议定期检查脚部皮肤,尤其是足底和趾缝,注意是否有擦伤、红肿或破皮等异常。可以穿软底舒适的鞋袜,减少摩擦和压迫的机会。
2、血管病变与循环障碍
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内皮功能,使脚部血液循环受阻。营养和氧气供应不足,导致伤口愈合困难,易形成溃疡。建议糖尿病患者通过戒烟、控制血压与血脂改善血管健康,同时鼓励适当的低强度运动如散步,促进下肢血液流通。另外,应避免久站或久坐,以防下肢血液流动受限。
3、感染与免疫力下降
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伤口感染风险较高。一旦感染发展为坏疽,可能需要截肢。为预防感染,除了常规清洗护足外,小伤口应使用碘伏消毒,并贴防水敷料保护。如有感染征兆如红肿、发热或脓液,需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医生可能会根据感染情况开具抗生素,或进行清创治疗。
4、血糖管理的重要性
控制血糖是预防烂脚的根本措施,目标是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建议小于7%。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饮食应注重低糖、低脂高纤维,主食以全谷类为主,搭配蔬菜和适量蛋白质,可降低餐后血糖升高幅度。
糖尿病烂脚是可以预防和缓解的,重在血糖管理、日常脚部护理和早期治疗。建议患者定期前往专科医生处进行足部筛查,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干预,避免病情恶化或失去行动能力。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糖尿病值正常范围

糖尿病值的正常范围是评估血糖水平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3.9-6.1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7.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正常值应低于6.5%。这些指标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风险。 1、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是测量早晨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水平,正常范围为3.9-6.1 mmol/L。空腹血糖高于6.1 mmol/L可能提示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需结合其他指标进一步诊断。保持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有助于维持正常空腹血糖水平。 2、餐后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反映食物摄入后血糖的变化,正常值应低于7.8 mmol/L。餐后血糖升高可能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有关。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有助于稳定餐后血糖。 3、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值应低于6.5%。HbA1c升高提示长期血糖控制不佳,需调整生活方式或药物治疗。定期监测HbA1c有助于评估糖尿病管理效果。 4、血糖波动:血糖波动是指血糖水平在一天内的变化幅度,过大波动可能增加并发症风险。避免暴饮暴食、定时定量进餐、适当运动有助于减少血糖波动。糖尿病患者应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糖尿病风险:血糖值持续高于正常范围可能增加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风险。肥胖、缺乏运动、家族史等因素可能影响血糖水平。通过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等方式可降低糖尿病风险。 糖尿病值的正常范围是健康管理的重要参考指标。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建议选择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减少精制糖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糖控制。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积极的心态,对维持血糖稳定也至关重要。定期体检和咨询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关键。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