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7次阅读
心力衰竭患者心率达160次/分属于高危状态,可能诱发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需立即就医。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容量负荷过重、电解质紊乱、快速型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
1、容量负荷过重心力衰竭患者液体潴留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率代偿性增快。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遵医嘱使用呋塞米、托拉塞米等利尿剂减轻负荷。
2、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或低镁血症可诱发恶性心律失常。需监测血电解质水平,及时补充氯化钾缓释片、门冬氨酸钾镁等药物纠正失衡。
3、快速型心律失常房颤或室上性心动过速会加重心功能恶化。可选用胺碘酮、美托洛尔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心室率,必要时行电复律治疗。
4、心肌缺血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会进一步损伤心肌。需完善心电图检查,使用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等改善心肌灌注。
建议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保持半卧位休息,避免任何体力活动,监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变化,等待专业医疗团队处置。
外耳道异物可能由儿童误塞小物件、昆虫侵入、耵聍栓塞、外伤残留等原因引起。
1. 儿童误塞儿童常因好奇将玩具零件、豆类等塞入耳道,家长需及时制止此类行为,发现异物后避免自行掏挖,应就医由耳鼻喉科医生用专业器械取出。
2. 昆虫侵入蚊虫等可能在睡眠或户外活动时进入耳道,可先用灯光诱引昆虫自行爬出,无效时需用医用矿物油窒息昆虫后由医生清理。
3. 耵聍栓塞耳垢过度堆积可能形成硬块阻塞耳道,与耵聍分泌异常或清理不当有关,表现为耳闷、听力下降,可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后冲洗。
4. 外伤残留耳部外伤可能导致棉签纤维、植物刺等残留,可能与清理耳道时用力过猛有关,需通过耳内镜检查确认异物位置后取出。
避免自行用尖锐物品掏耳,定期检查儿童耳道,户外活动时可使用耳塞防护,出现耳痛、耳鸣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