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心室预激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心动过速等症状,可能伴有头晕、乏力等体征。心室预激主要有典型预激综合征、间歇性预激、隐匿性预激等类型,通常与房室旁路异常传导有关。
心悸是心室预激最常见的症状,患者自觉心跳加快或不规则,可能伴随心前区不适感。这种症状多在情绪激动、运动或饮用含咖啡因饮料后诱发,与异常电信号通过旁路快速传导至心室有关。心电图检查可见delta波和PR间期缩短,明确诊断后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普罗帕酮片、盐酸胺碘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胸闷可能与快速心律失常导致的心肌供血不足有关,部分患者描述为胸部压迫感或呼吸不畅。发作时可能伴随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出现心绞痛样疼痛。需与冠心病等疾病鉴别,动态心电图监测有助于捕捉发作时的心电特征。急性发作时可尝试Valsalva动作终止心动过速,必要时需静脉注射盐酸腺苷注射液。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心室预激的典型表现,心率常超过150次/分且突发突止。年轻患者更易出现这种快速规则的心律,发作时可能伴有多尿、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心电图显示窄QRS波群心动过速伴1:1房室传导,射频消融术可根治异常传导通路。
长期反复发作的心动过速可导致心输出量下降,引起脑供血不足表现为头晕,严重时出现晕厥前兆。患者日常活动耐力降低,易感疲劳,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有关。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定期复查心电图评估旁路传导特性。
部分心室预激患者仅在体检时发现心电图异常而无明显症状,称为无症状预激。这类患者仍需评估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特别是旁路不应期短者可能诱发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运动负荷试验和电生理检查有助于危险分层。
心室预激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摄入酒精、浓茶等刺激性物质。建议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监测日常心率变化。发作频繁或伴有晕厥者需及时就医,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日常注意记录症状发作时间与诱因,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