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心室预激有哪些症状和体征

|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室预激有哪些症状和体征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心室预激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心动过速等症状,可能伴有头晕、乏力等体征。心室预激主要有典型预激综合征、间歇性预激、隐匿性预激等类型,通常与房室旁路异常传导有关。

1、心悸

心悸是心室预激最常见的症状,患者自觉心跳加快或不规则,可能伴随心前区不适感。这种症状多在情绪激动、运动或饮用含咖啡因饮料后诱发,与异常电信号通过旁路快速传导至心室有关。心电图检查可见delta波和PR间期缩短,明确诊断后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普罗帕酮片、盐酸胺碘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2、胸闷

胸闷可能与快速心律失常导致的心肌供血不足有关,部分患者描述为胸部压迫感或呼吸不畅。发作时可能伴随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出现心绞痛样疼痛。需与冠心病等疾病鉴别,动态心电图监测有助于捕捉发作时的心电特征。急性发作时可尝试Valsalva动作终止心动过速,必要时需静脉注射盐酸腺苷注射液。

3、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心室预激的典型表现,心率常超过150次/分且突发突止。年轻患者更易出现这种快速规则的心律,发作时可能伴有多尿、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心电图显示窄QRS波群心动过速伴1:1房室传导,射频消融术可根治异常传导通路。

4、头晕乏力

长期反复发作的心动过速可导致心输出量下降,引起脑供血不足表现为头晕,严重时出现晕厥前兆。患者日常活动耐力降低,易感疲劳,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有关。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定期复查心电图评估旁路传导特性。

5、无症状表现

部分心室预激患者仅在体检时发现心电图异常而无明显症状,称为无症状预激。这类患者仍需评估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特别是旁路不应期短者可能诱发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运动负荷试验和电生理检查有助于危险分层。

心室预激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摄入酒精、浓茶等刺激性物质。建议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监测日常心率变化。发作频繁或伴有晕厥者需及时就医,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日常注意记录症状发作时间与诱因,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心脏早搏的症状表现

心脏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心脏早搏可分为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多数情况下为良性,但部分患者可能伴随严重的心脏疾病。心脏早搏的症状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不适,而部分患者则可能感到明显的心跳异常。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日常生活中,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减少咖啡因摄入等措施有助于缓解症状。 1、心悸:心脏早搏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患者常感到心跳突然加快或不规则,可能伴随短暂的心跳停顿感。这种症状通常在情绪激动、劳累或饮用含咖啡因饮料后加重。对于生理性早搏,调整生活方式如减少咖啡因摄入、保持情绪稳定可有效缓解症状。 2、胸闷:部分患者在心脏早搏发作时会感到胸闷或胸痛,通常为短暂性,可能与心脏供血不足有关。这种情况多见于病理性早搏,如冠心病或心肌炎患者。建议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如服用美托洛尔片25mg每日两次。 3、头晕:心脏早搏可能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发头晕或短暂性晕厥。这种情况多见于早搏频率较高的患者,尤其是室性早搏。建议患者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必要时服用盐酸胺碘酮片200mg每日一次,以控制早搏频率。 4、乏力:心脏早搏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可能与心脏功能受损或长期精神紧张有关。这种情况多见于病理性早搏患者,如心力衰竭或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建议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必要时服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20mg每日一次。 5、焦虑:心脏早搏患者常因心悸等症状感到焦虑,甚至出现恐慌情绪。这种情况多见于对早搏症状敏感的患者,尤其是年轻女性。建议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服用抗焦虑药物如阿普唑仑片0.25mg每日两次。 心脏早搏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高脂肪、高盐食物,多摄入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监测早搏情况,必要时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