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
江苏省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骨骼相关问题,如骨质软化或骨质疏松,同时还可能引发免疫力下降、肌肉无力和情绪波动等症状。补充维生素D可以通过饮食、阳光暴晒或维生素D补充剂三种方式进行。
1骨骼问题
维生素D是帮助钙吸收的关键元素,缺乏维生素D容易导致骨骼无法正常矿化,出现骨质软化或骨质疏松,尤其是中老年人和儿童最容易受到影响。儿童可能表现为佝偻病,导致骨骼弯曲或生长迟缓;而成人则可能感到骨骼疼痛,甚至骨折风险增加。建议通过每日阳光暴晒15-30分钟主要暴露面部和四肢、增加奶制品如牛奶和奶酪的摄入,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来预防和改善这些症状。
2肌肉无力和疲劳
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肌肉的收缩功能,表现为全身乏力、肌肉疼痛甚至容易跌倒,尤其对老年人和骨骼肌功能减退的人群危害较大。多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三文鱼、金枪鱼、蛋黄,可以缓解这些不适。适量的健身活动配合维生素D补充剂能够协同增强身体的肌肉力量。
3免疫力下降
维生素D在免疫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缺乏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从而增加感染和疾病的风险,包括呼吸道感染、流感甚至慢性炎症等。建议人在冬季或阳光不足的时候,通过合理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如维生素D3来提升免疫功能,具体剂量需根据医生建议调整。
4情绪低落和抑郁倾向
维生素D还与神经系统功能和精神健康密切相关。如果缺乏维生素D,可能表现为情绪低落、专注力下降甚至出现抑郁症状。有研究表明,适量补充维生素D能有效改善这些症状,建议结合户外活动来获取阳光,避免长期呆在室内。
如果怀疑自己存在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应尽快就医并进行血液检测,根据医生建议调整补充量和方式,切勿擅自服用过量维生素D。通过科学的提升维生素D水平,可以有效改善身体多个系统的不适,并保持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