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皮肤性病科

靶向药物会引起手足皲裂吗

|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问题描述:
靶向药物会引起手足皲裂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健鹏
陈健鹏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靶向药物可能会引起手足皲裂,这是其常见皮肤不良反应之一。靶向药物通过抑制特定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但可能干扰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正常代谢,导致手足皮肤干燥、脱屑甚至皲裂,临床称为手足皮肤反应。

使用抗血管生成类靶向药物时,手足皮肤反应发生率较高。这类药物可能影响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导致手足部位微循环障碍,角质层水分流失加剧。早期表现为手掌、足底对称性红斑伴刺痛感,逐渐发展为皮肤增厚、龟裂,严重时出现疼痛性皲裂影响日常活动。保持皮肤湿润是关键,可选用含尿素或乳酸的保湿剂,避免接触刺激性清洁剂。穿着宽松透气的鞋袜,减少手足摩擦。若出现明显疼痛或感染迹象需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部分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也可能诱发手足皲裂,其机制与药物在汗腺导管蓄积有关。这类反应多出现在用药后2-4周,表现为指腹、足跟部皮肤皲裂伴触痛。日常护理需特别注意温水浸泡后及时涂抹凡士林等封闭性保湿产品,避免撕扯脱皮部位。若皲裂持续加重,医生可能建议暂时减量或中断治疗,必要时联用维生素E软膏等辅助药物。

靶向药物治疗期间应加强手足护理,每日使用温和无香料的清洁产品,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剂。避免长时间接触热水或寒冷刺激,进行家务时佩戴防护手套。若皲裂处出现渗液、化脓等感染表现,需立即就医处理。医生会根据皮肤反应分级调整靶向药物剂量或给予对症治疗,患者切勿自行停药或更改用药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烫伤用什么清洗伤口

烫伤后可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伤口15-20分钟,若皮肤完整可配合使用生理盐水或温和肥皂水清洁,避免使用酒精、碘伏等刺激性液体。烫伤通常由高温液体、蒸汽或接触热物体导致,表现为红肿、水疱或皮肤剥脱。

烫伤后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是最关键的步骤,水温建议控制在15-25摄氏度,持续冲洗可有效降低皮肤深层温度,减轻组织损伤。冲洗时水流压力不宜过大,避免冲破水疱或损伤脆弱皮肤。若烫伤部位覆盖衣物,应先冲洗后再小心剪开衣物,不可强行撕脱。皮肤未破损时可配合生理盐水冲洗,其渗透压与人体相近,不会刺激暴露的神经末梢。轻度烫伤清洁后可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护,无须额外涂抹药膏。

若烫伤后出现皮肤破损、水疱破裂或创面发白、焦黑等情况,禁止自行使用肥皂水或其他清洁剂。这类深度烫伤可能已损伤真皮层,不当清洁会增加感染风险。此时仅用生理盐水轻柔冲洗表面污染物即可,不可用力擦拭或挑破水疱。对于化学烫伤或电烫伤,需先切断致伤源再冲洗,且冲洗时间需延长至30分钟以上。眼部烫伤需采用侧卧位冲洗,避免污染物流入未受伤的眼睛。

清洁后保持伤口干燥通风,避免包扎过紧。轻度烫伤通常3-7天可自行愈合,期间观察有无红肿加剧、渗液化脓等感染迹象。深度烫伤或面积超过手掌大小的烫伤,清洁后需立即就医。日常注意远离热源,厨房操作时佩戴防护手套,家中备齐烫伤急救用品。儿童烫伤后家长应全程监护清洁过程,防止触碰伤口。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