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9次阅读
慢性胃炎可通过外敷药物辅助治疗,常用方法有穴位贴敷、热敷疗法、中药膏剂外涂、离子导入等。慢性胃炎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药物刺激、胆汁反流、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
1、穴位贴敷将具有健脾和胃功效的中药贴敷于足三里、中脘等穴位,药物通过皮肤吸收刺激经络。常用药物有吴茱萸、丁香、肉桂等制成的贴剂,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2、热敷疗法用热水袋或中药热奄包敷于胃脘部,温度控制在50℃左右。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胃痉挛疼痛,但急性出血期禁用。
3、中药膏剂外涂将三七、延胡索等活血化瘀中药制成膏剂涂抹腹部,通过透皮吸收发挥药效。需注意皮肤过敏测试,避免接触眼睛等黏膜部位。
4、离子导入利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经皮肤导入体内,常用普鲁卡因等局麻药缓解疼痛。治疗需专业设备操作,每周2-3次为宜。
外敷治疗需配合抑酸护胃等口服药物,日常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保持规律作息。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消化内科就诊。
幽门螺旋杆菌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口-口传播、粪-口传播、共用餐具传播、母婴传播等途径感染。
1、口-口传播共用餐具或接吻时,唾液中的幽门螺旋杆菌可能通过口腔黏膜进入他人消化道。建议分餐制并使用公筷,感染者需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
2、粪-口传播接触被污染的水源或食物后未彻底清洁双手,可能通过进食将细菌带入体内。饭前便后需用肥皂洗手,瓜果蔬菜应彻底清洗。
3、共用餐具传播未消毒的餐具可能残留带菌胃液,导致交叉感染。家庭中有感染者时,餐具应煮沸消毒或使用消毒柜处理。
4、母婴传播哺乳期母亲咀嚼喂食或亲吻婴儿口腔可能传播细菌。建议感染者避免咀嚼喂食,哺乳前清洁乳头。
确诊感染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常用治疗方案包含铋剂、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抗生素,治疗期间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重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