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7次阅读
拔牙后缝线处肿痛发炎可通过局部冷敷、口腔清洁、抗生素治疗、拆线引流等方式处理,通常由口腔卫生不良、食物残渣刺激、细菌感染、缝线反应等原因引起。
1、局部冷敷术后48小时内用冰袋间断冷敷肿胀处,每次不超过20分钟,有助于减轻组织渗出和疼痛。
2、口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或氯己定含漱液轻柔漱口,每日3-4次,避免用力漱口导致血凝块脱落。
3、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时可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甲硝唑或头孢克肟等抗生素,伴有脓性分泌物需配合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
4、拆线引流若形成明显脓肿或缝线处持续渗脓,需由医生拆除缝线并放置引流条,同时进行创面清创处理。
术后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充足睡眠,若肿胀持续加重或伴发热症状应及时复诊。
牙齿用手晃动出现松动可能由牙龈炎、牙周炎、外伤或骨质疏松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牙龈炎牙龈红肿出血导致牙齿轻微松动,与口腔卫生不良有关。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西吡氯铵含片等控制炎症。
2、牙周炎牙槽骨吸收引发的病理性松动,多伴随牙龈萎缩和牙结石。需进行龈下刮治,可辅助使用甲硝唑口颊片、米诺环素软膏等药物。
3、外伤撞击牙齿受外力冲击导致牙周膜损伤,可能出现暂时性松动。需避免咬硬物,严重者需用牙弓夹板固定,配合布洛芬缓解疼痛。
4、骨质疏松全身骨量减少影响牙槽骨密度,常见于绝经后女性。建议检测骨密度,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必要时使用阿仑膦酸钠治疗。
避免咀嚼过硬食物,使用软毛牙刷清洁,定期口腔检查可延缓牙齿松动进展。若松动持续加重或伴随疼痛出血,应及时就诊牙周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