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艾滋病感染者与患者的区别在于疾病进展阶段和免疫系统受损程度,主要分为HIV携带期、艾滋病前期、艾滋病期三个阶段。
1、HIV携带期HIV病毒已侵入人体但未破坏免疫系统,CD4细胞计数超过500个/μL,无典型症状,具有传染性但可通过规范治疗长期维持健康状态。
2、艾滋病前期CD4细胞计数降至200-500个/μL,出现持续性淋巴结肿大、反复口腔溃疡等症状,机会性感染概率增加,需启动抗病毒治疗。
3、艾滋病期CD4细胞计数低于200个/μL,出现严重机会性感染或恶性肿瘤,符合临床艾滋病诊断标准,需强化抗病毒联合机会感染治疗。
建议所有HIV阳性者定期监测CD4细胞和病毒载量,感染者与患者均需终身规范用药,早期干预可延缓疾病进展。
母婴传播艾滋病的潜伏期症状主要包括体重不增、反复感染、淋巴结肿大、发育迟缓等表现,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病情进展逐渐显现。
1、体重不增婴儿出生后体重增长缓慢或停滞,可能与HIV病毒影响营养吸收有关。建议家长定期监测生长曲线,及时就医评估。
2、反复感染出现持续性鹅口疮、肺炎或腹泻等反复感染,因免疫功能受损导致。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齐多夫定、拉米夫定等。
3、淋巴结肿大颈部、腋窝等多处淋巴结持续肿大超过1厘米,提示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家长需避免挤压,配合医生完成CD4细胞计数等检查。
4、发育迟缓运动、语言等发育里程碑延迟,与病毒侵袭中枢神经系统相关。需早期干预治疗,联合使用奈韦拉平等可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
确诊HIV暴露的婴儿应定期进行核酸检测,6周龄起可开始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喂养建议选择配方奶粉替代母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