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分泌性中耳炎症状不包括

|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分泌性中耳炎症状不包括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咸国哲
咸国哲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通常包括耳闷、听力下降、耳鸣等,但不包括剧烈耳痛或耳流脓。分泌性中耳炎是由于中耳腔内积液引起的一种疾病,常见于儿童,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或过敏有关。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干预。
1、耳闷和听力下降
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之一是耳闷感,患者常感觉耳朵像被堵住一样。听力下降也是常见表现,尤其是低频声音的感知能力减弱。这是由于中耳腔内积液影响了声音的传导。对于这种情况,可以使用鼻喷剂(如糠酸莫米松)减轻咽鼓管水肿,或口服黏液溶解剂(如氨溴索)帮助排出积液。
2、耳鸣
部分患者会出现耳鸣,表现为耳朵内有嗡嗡声或流水声。耳鸣通常与中耳积液导致的压力变化有关。缓解耳鸣的方法包括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减轻过敏反应,或进行咽鼓管吹张术,帮助平衡中耳压力。
3、不典型症状
分泌性中耳炎通常不会引起剧烈耳痛或耳流脓,这些症状更常见于急性中耳炎或化脓性中耳炎。如果出现剧烈耳痛或耳流脓,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严重耳部疾病的可能性。
4、治疗建议
药物治疗方面,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控制感染,或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减轻炎症。物理治疗包括咽鼓管吹张术和鼓膜穿刺术,帮助排出积液。对于反复发作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鼓膜置管术,通过手术放置通气管,改善中耳通气。
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以耳闷、听力下降和耳鸣为主,但不会出现剧烈耳痛或耳流脓。治疗需根据病因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或手术方法,同时注意预防感染和过敏。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孩子经常流鼻血是为什么

孩子经常流鼻血可能由鼻腔干燥、外伤、鼻炎、鼻部感染、鼻腔血管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持鼻腔湿润、避免挖鼻、治疗原发病等方式缓解。 1、鼻腔干燥:干燥的空气会使鼻腔黏膜失去水分,导致血管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建议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或在鼻腔内涂抹少量凡士林以保持湿润。 2、外伤:孩子挖鼻或受到外力撞击时,鼻腔内的血管容易受损出血。家长应教育孩子避免挖鼻,同时注意保护孩子的鼻部,避免碰撞。 3、鼻炎:过敏性鼻炎或慢性鼻炎会导致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增加出血风险。治疗上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10mg/次,每日一次或鼻用激素喷雾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每侧鼻孔1喷,每日两次。 4、鼻部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引起鼻腔黏膜炎症,导致出血。感染期间应多喝水,保持鼻腔清洁,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500mg/次,每日三次或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胶囊75mg/次,每日两次。 5、鼻腔血管异常:部分孩子可能存在鼻腔血管畸形或血管瘤,导致反复出血。这种情况需就医检查,必要时进行血管栓塞术或激光治疗。 孩子经常流鼻血时,家长应注意调整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K的食物如橙子、菠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同时注意保持鼻腔湿润,避免过度用力擤鼻。若出血频繁或量大,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严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