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舌头下有小肉疙瘩可能由舌下腺囊肿、黏液腺囊肿、舌下乳头状瘤、舌下静脉曲张等原因引起,需结合临床表现鉴别诊断。
1、舌下腺囊肿多因舌下腺导管阻塞导致黏液潴留,表现为半透明蓝色囊泡,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头孢克洛分散片等药物控制感染,必要时需手术切除。
2、黏液腺囊肿口腔小唾液腺创伤后形成的潴留性囊肿,表面光滑呈淡黄色,可通过二氧化碳激光、冷冻或手术切除治疗,伴发感染时需配合使用罗红霉素胶囊。
3、舌下乳头状瘤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表现为菜花样突起物,确诊后可通过电灼术或手术切除,术后可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预防复发。
4、舌下静脉曲张长期口腔刺激或血管老化导致的静脉迂曲扩张,通常无须特殊治疗,若伴随出血可使用云南白药胶囊,严重者可行血管硬化治疗。
避免频繁用舌舔舐患处,保持口腔清洁,若肿块持续增大或伴有疼痛、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口腔颌面外科。
烫伤后水泡破裂可通过清洁消毒、保护创面、预防感染、促进愈合等方式处理。水泡破裂通常由摩擦压迫、自行挑破、感染加重、烫伤深度等因素引起。
1、清洁消毒: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避免使用酒精或碘伏刺激皮肤,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2、保护创面:覆盖无菌纱布或水胶体敷料,避免伤口暴露,减少衣物摩擦,磺胺嘧啶银乳膏有助于创面修复。
3、预防感染:观察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必要时口服头孢克洛,创面渗液较多时可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
4、促进愈合:保持伤口湿润环境,避免撕脱残留表皮,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可加速上皮再生。
避免抓挠伤口,每日更换敷料,如出现化脓、发热或伤口扩大需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