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窦性心动过缓可能由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药物作用、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肌缺血、窦房结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心率低于60次/分钟时需结合症状评估,若伴随头晕或晕厥需及时就医。
剧烈运动后、长期耐力训练者或睡眠中可能出现生理性窦缓,迷走神经兴奋抑制窦房结自律性。运动员心率可低至40-50次/分钟而无不适,此为心脏功能代偿性增强的表现。日常可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无须特殊治疗,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诱发头晕。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片、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缓释片、洋地黄类如地高辛片等药物可能直接抑制窦房结电活动。用药期间出现心率持续低于50次/分钟伴乏力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禁止自行停药。
甲状腺激素缺乏会降低心肌细胞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导致代谢率下降和心率减慢。患者可能伴随怕冷、体重增加、皮肤干燥等症状。需检测游离甲状腺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确诊后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定期复查激素水平。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窦房结区域缺血可引发心动过缓,常见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多合并胸痛、气促等表现,需立即行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严重者需植入临时起搏器,同时进行冠脉造影评估血管病变程度。
退行性变或纤维化导致窦房结起搏功能异常,表现为持续心率过缓伴窦性停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心悸与晕厥交替发作,动态心电图显示最长RR间期超过3秒。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是根治方案,术后需避免强磁场环境。
日常应避免高脂饮食加重心脏负荷,适量补充富含钾镁的香蕉、深绿色蔬菜维持电解质平衡。中老年人群建议每年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筛查,吸烟者需严格戒烟。突发严重心动过缓时可采用咳嗽或valsalva动作暂时提升心率,并立即联系急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