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通过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等机制增加冠心病发病风险。
高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代谢中间产物,其水平升高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内皮损伤后,血管通透性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同时激活血小板聚集和炎症反应,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长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还会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部分人群因遗传因素导致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酶活性降低,如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会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升高。此外,维生素B6、B12和叶酸缺乏也会干扰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造成其在体内蓄积。对于冠心病患者,检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助于评估疾病进展风险,及时补充相关维生素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建议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人群定期监测心血管健康状况,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叶酸的绿叶蔬菜、维生素B12的动物性食品摄入。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干预,但需注意避免自行补充大剂量维生素。冠心病患者更应严格控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配合规范治疗以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