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2次阅读
压缩性骨折患者急性期需绝对卧床,恢复期可短时间坐立但需佩戴支具,具体能否坐立需根据骨折严重程度和康复阶段决定。
1、急性期禁忌骨折后4周内椎体稳定性差,坐立可能导致椎体进一步塌陷,需严格保持仰卧位,通过卧床和镇痛药物缓解症状。
2、恢复期评估伤后4-8周经CT确认骨痂形成后,可在医用腰围保护下每日坐立不超过2小时,需避免前倾和扭转动作。
3、康复期训练伤后8周起逐步增加坐立时间,配合核心肌群锻炼增强脊柱稳定性,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控制残余疼痛。
4、特殊类型处理合并神经损伤或重度骨质疏松患者需延长卧床时间,必要时行椎体成形术恢复椎体高度。
建议在康复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坐立计划,坐立时使用符合生物力学的减压坐垫,避免久坐导致肌肉萎缩和静脉血栓风险。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症状主要有早期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关节弹响、晚期肌肉萎缩等。
1、关节疼痛:早期表现为膝关节内侧或外侧间隙隐痛,下蹲、扭转时加重,可能与半月板局部撕裂刺激周围神经有关。
2、活动受限:膝关节屈伸活动时出现卡顿感,无法完全伸直或下蹲,常见于半月板桶柄样撕裂导致机械性阻挡。
3、关节弹响:活动时伴随清脆弹响声,多因损伤的半月板碎片在关节腔内移动碰撞所致,可能伴有关节交锁现象。
4、肌肉萎缩:长期制动会导致股四头肌明显萎缩,晚期出现膝关节不稳、打软腿等症状,提示半月板功能严重丧失。
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诊骨科,通过磁共振检查明确损伤程度,急性期可佩戴护膝减少活动,避免爬楼梯等加重损伤的动作。